菏泽擦亮特色品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让“菏心意”成为“菏满意”

2022-11-08 作者: 王兆锋 赵念东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赵 鲁

  “太方便了,真没想到家门口就能办出证。”11月1日,在东明县焦园乡4号村台春晖新村的便民服务站,村民王振亭从“菏心意”帮办专员手中接过崭新的营业执照后,赞不绝口。
  王振亭常年在外打工,从事餐饮行业,随着年龄增大,不愿来回奔波的他想着回家创业。“去年,我们都搬进了村台上的新家,虽然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但缺少一家像样的餐馆,增添烟火气。”打定了开餐馆的主意后,王振亭开始筹集资金,但却在如何办理营业执照时犯了难。
  王振亭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带着材料来到村台上的便民服务站进行咨询。“我也打听过了,营业执照需要到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一来一回至少一上午,如果资料不全,一趟办不下来。”然而,王振亭在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提交材料到自助终端上打印出营业执照,用时不到10分钟,高效便捷的办事效率出乎他意料。
  为加强和规范滩区镇村便民服务工作,目前,包括春晖新村在内的菏泽市28个村台全面建成了标准化的便民服务站点,满足了滩区群众的就近办事需求。便民服务站设置了营业执照自助办理机,只需十分钟即可从自助机中拿到个体户营业执照,极大地方便了滩区群众。
  聚焦聚力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攻坚,菏泽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不断深化流程再造,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菏心意”政务服务品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实现滩区群众办事不出村台,是菏泽市推进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高频事项“就近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菏泽将64项市级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启用市县级审批服务“2号公章”,推动市县镇审批服务一体化,将个体工商户登记等42项县级审批服务权限赋予全市20个重点镇实施,今年以来为基层群众办事12927件,实现了“基层办事不出镇”。
  目前,菏泽市正在研究全面向乡镇(街道)赋权,推进政务服务“县乡通办”改革的实施意见。将20个重点镇工作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将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赋予乡镇(街道)实施,统一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打造镇驻地周边社区15分钟可达的“政务服务办事圈”。
  “没想到不用我到现场,就能把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补办好,并及时邮寄,没有耽误我考编审核,真是太感谢了。”收到从巨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寄出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后,刘琪特意打来电话致谢。
  刘琪是巨野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准备参加教师编制审核,却意外丢失了自己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受疫情影响无法立刻从外地返回补办。无奈之下,刘琪拨通了巨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电话。“菏心意”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到咨询电话后,立即开通审批服务绿色通道,运用视频远程连线,逐项对接填报申请材料。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刘琪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所有业务流程,并被详细告知邮件寄出信息,让当事人真正体验“不见面审批”带来的便利。
  “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让数据多走路、申请人少跑腿不跑腿。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菏泽市全面更新网上办理事项清单,提升事项网上办理能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年内新增100项政务服务事项高质量“一网通办”。截至目前,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已提升至98%,其中可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5%。
  “我们还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力度,试点探索‘智慧办’。”菏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东说,其中,创新推出“智慧踏评管理平台”系统,通过数据全量归集、系统多维集成、算力算法优化,构筑踏勘评审事项全流程线上闭环运行机制,采取“远程定位上传信息、在线逐项视频踏勘、专家集中评审反馈、结果线上签字确认”相结合的形式实现踏勘评审“零跑腿”,工作效率提高90%以上。“得益于该平台,鲁南高铁菏泽段的行政许可踏勘评审,从法定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压缩到实际用时仅为1.5个工作日,跑出了服务重点项目‘新速度’。”刘建东说。
  当前,菏泽市正提升标准,瞄准国内一流地区,加大工作力度,让“菏心意”真正成为“菏满意”“都满意”。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赵 鲁

  “太方便了,真没想到家门口就能办出证。”11月1日,在东明县焦园乡4号村台春晖新村的便民服务站,村民王振亭从“菏心意”帮办专员手中接过崭新的营业执照后,赞不绝口。
  王振亭常年在外打工,从事餐饮行业,随着年龄增大,不愿来回奔波的他想着回家创业。“去年,我们都搬进了村台上的新家,虽然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但缺少一家像样的餐馆,增添烟火气。”打定了开餐馆的主意后,王振亭开始筹集资金,但却在如何办理营业执照时犯了难。
  王振亭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带着材料来到村台上的便民服务站进行咨询。“我也打听过了,营业执照需要到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一来一回至少一上午,如果资料不全,一趟办不下来。”然而,王振亭在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提交材料到自助终端上打印出营业执照,用时不到10分钟,高效便捷的办事效率出乎他意料。
  为加强和规范滩区镇村便民服务工作,目前,包括春晖新村在内的菏泽市28个村台全面建成了标准化的便民服务站点,满足了滩区群众的就近办事需求。便民服务站设置了营业执照自助办理机,只需十分钟即可从自助机中拿到个体户营业执照,极大地方便了滩区群众。
  聚焦聚力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攻坚,菏泽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不断深化流程再造,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菏心意”政务服务品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实现滩区群众办事不出村台,是菏泽市推进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高频事项“就近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菏泽将64项市级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启用市县级审批服务“2号公章”,推动市县镇审批服务一体化,将个体工商户登记等42项县级审批服务权限赋予全市20个重点镇实施,今年以来为基层群众办事12927件,实现了“基层办事不出镇”。
  目前,菏泽市正在研究全面向乡镇(街道)赋权,推进政务服务“县乡通办”改革的实施意见。将20个重点镇工作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将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赋予乡镇(街道)实施,统一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打造镇驻地周边社区15分钟可达的“政务服务办事圈”。
  “没想到不用我到现场,就能把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补办好,并及时邮寄,没有耽误我考编审核,真是太感谢了。”收到从巨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寄出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后,刘琪特意打来电话致谢。
  刘琪是巨野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准备参加教师编制审核,却意外丢失了自己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受疫情影响无法立刻从外地返回补办。无奈之下,刘琪拨通了巨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电话。“菏心意”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到咨询电话后,立即开通审批服务绿色通道,运用视频远程连线,逐项对接填报申请材料。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刘琪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所有业务流程,并被详细告知邮件寄出信息,让当事人真正体验“不见面审批”带来的便利。
  “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让数据多走路、申请人少跑腿不跑腿。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菏泽市全面更新网上办理事项清单,提升事项网上办理能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年内新增100项政务服务事项高质量“一网通办”。截至目前,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已提升至98%,其中可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5%。
  “我们还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力度,试点探索‘智慧办’。”菏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东说,其中,创新推出“智慧踏评管理平台”系统,通过数据全量归集、系统多维集成、算力算法优化,构筑踏勘评审事项全流程线上闭环运行机制,采取“远程定位上传信息、在线逐项视频踏勘、专家集中评审反馈、结果线上签字确认”相结合的形式实现踏勘评审“零跑腿”,工作效率提高90%以上。“得益于该平台,鲁南高铁菏泽段的行政许可踏勘评审,从法定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压缩到实际用时仅为1.5个工作日,跑出了服务重点项目‘新速度’。”刘建东说。
  当前,菏泽市正提升标准,瞄准国内一流地区,加大工作力度,让“菏心意”真正成为“菏满意”“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