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共享山东机遇 深化合作共赢

2022-11-08 作者: 王建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建 王新蕾

  11月7日,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举行主题论坛,与会企业家分享了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索和实践,并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发挥核工业产业带动作用
  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山东作为我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中核集团目前在鲁企业48家,涉及核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医药等诸多领域。面向未来,将充分发挥核工业产业带动作用,为山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劲动能。
引领建筑产业绿色高端转型
  中国建筑集团董事长郑学选:近年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强势突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筑集团在山东设立了486家子企业,年均投资300亿元,积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下一步,中国建筑集团将全力服务和助力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把实力强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向山东布局,引领建筑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助推绿色产业和数字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大力推动山东现代水网建设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董事长蒋旭光:山东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战场”,为东线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东线工程已经在齐鲁大地形成了“T”字形供水的大动脉,通水9年来累计向山东调水53亿立方米,不仅为沿线提供了生活生产保障水,也成为胶东地区应对旱灾的“救命水”,明年计划调入山东水量12.63亿立方米,将创历史新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力度,为加快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廖增太:万华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来培育,开发出一大批世界领先和世界一流的技术,助力国家许多关键材料实现自主可控。未来,万华将聚焦新能源、人类美好生活、高端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研发,生产更多高端化工新材料,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营企业要心无旁骛攻主业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高德红外始终坚守红外产业链,心无旁骛深耕红外技术。在红外探测芯片的技术创新上,始终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十年磨一剑,从跟跑到并跑,终于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 本报记者 王建 王新蕾

  11月7日,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举行主题论坛,与会企业家分享了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索和实践,并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发挥核工业产业带动作用
  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山东作为我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中核集团目前在鲁企业48家,涉及核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医药等诸多领域。面向未来,将充分发挥核工业产业带动作用,为山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劲动能。
引领建筑产业绿色高端转型
  中国建筑集团董事长郑学选:近年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强势突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筑集团在山东设立了486家子企业,年均投资300亿元,积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下一步,中国建筑集团将全力服务和助力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把实力强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向山东布局,引领建筑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助推绿色产业和数字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大力推动山东现代水网建设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董事长蒋旭光:山东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战场”,为东线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东线工程已经在齐鲁大地形成了“T”字形供水的大动脉,通水9年来累计向山东调水53亿立方米,不仅为沿线提供了生活生产保障水,也成为胶东地区应对旱灾的“救命水”,明年计划调入山东水量12.63亿立方米,将创历史新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力度,为加快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廖增太:万华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来培育,开发出一大批世界领先和世界一流的技术,助力国家许多关键材料实现自主可控。未来,万华将聚焦新能源、人类美好生活、高端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研发,生产更多高端化工新材料,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营企业要心无旁骛攻主业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高德红外始终坚守红外产业链,心无旁骛深耕红外技术。在红外探测芯片的技术创新上,始终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十年磨一剑,从跟跑到并跑,终于成为行业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