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多元化解 矛盾纠纷“零上交”

2022-11-07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王 硕 记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宁津讯 前不久,宁津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接到县农商银行报告,称一名用户因开户纠纷,矛盾未调解成功。了解情况后,县信访工作联席办第一时间介入,按照简单问题当日办的要求进行会商研判,随即奔赴六七十公里外的信访人处进行调解,经过4个多小时的磋商,最终信访人在谅解书上签字认可,成功将一起矛盾解决在初始阶段。
  宁津县创新立体闭环多元化解新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2021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他们坚持有解思维,努力实现“三零目标”。矛盾纠纷“零上交”,常态化开展小隐患、小纠纷、小诉求、小矛盾“四小”排查化解,做到早发现、早回应、早受理、早化解,全县90%以上的矛盾实现不出村、不出乡。初信初访“零延迟”,按照首接负责、闭环管控、一次办好要求,简单问题当日办、紧急问题提速办、复杂问题跟踪办,建立“不过夜、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全周期管理机制,全县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5.2%。疑难积案“零积压”,对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包案进行项目化攻坚,综合运用政策支持、亲情感化、思想疏导、帮扶救助、法治教育等方法成功化解。
  日前,该县某项目建设项目部撒某和刘某二人反映与徐某木工班组存在劳务合同纠纷问题,县信访局将该信访事项交办县住建局协调解决。因双方主张差距较大,一时难以调和,该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工程合同纠纷,背后还牵扯到农民工工资问题,县信访局立即向责任单位下发风险提醒函、信访督办函;责任单位立即重新组成工作组,经一再协调,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成功避免了集体上访事件。
  宁津县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研判机制。强化信访、综治和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共用,用好信访部门“三函”制度和“三项建议权”,每日分析研判、预警提醒,全年有效预警161件次,实现信访信息精准推送、矛盾问题高效处置。对涉众型、政策性信访事项落实“一案双交”,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和属地管理优势,共同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出台《底线工作处理机制》,县级负责同志包案153件信访积案挂图作战,县委常委会对创建工作月调度、季总结、半年一述职。指标任务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销号,在所有村庄和网格设岗定责,落实党支部书记和网格员工作责任。
  □通讯员 王 硕 记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宁津讯 前不久,宁津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接到县农商银行报告,称一名用户因开户纠纷,矛盾未调解成功。了解情况后,县信访工作联席办第一时间介入,按照简单问题当日办的要求进行会商研判,随即奔赴六七十公里外的信访人处进行调解,经过4个多小时的磋商,最终信访人在谅解书上签字认可,成功将一起矛盾解决在初始阶段。
  宁津县创新立体闭环多元化解新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2021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他们坚持有解思维,努力实现“三零目标”。矛盾纠纷“零上交”,常态化开展小隐患、小纠纷、小诉求、小矛盾“四小”排查化解,做到早发现、早回应、早受理、早化解,全县90%以上的矛盾实现不出村、不出乡。初信初访“零延迟”,按照首接负责、闭环管控、一次办好要求,简单问题当日办、紧急问题提速办、复杂问题跟踪办,建立“不过夜、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全周期管理机制,全县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5.2%。疑难积案“零积压”,对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包案进行项目化攻坚,综合运用政策支持、亲情感化、思想疏导、帮扶救助、法治教育等方法成功化解。
  日前,该县某项目建设项目部撒某和刘某二人反映与徐某木工班组存在劳务合同纠纷问题,县信访局将该信访事项交办县住建局协调解决。因双方主张差距较大,一时难以调和,该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工程合同纠纷,背后还牵扯到农民工工资问题,县信访局立即向责任单位下发风险提醒函、信访督办函;责任单位立即重新组成工作组,经一再协调,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成功避免了集体上访事件。
  宁津县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研判机制。强化信访、综治和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共用,用好信访部门“三函”制度和“三项建议权”,每日分析研判、预警提醒,全年有效预警161件次,实现信访信息精准推送、矛盾问题高效处置。对涉众型、政策性信访事项落实“一案双交”,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和属地管理优势,共同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出台《底线工作处理机制》,县级负责同志包案153件信访积案挂图作战,县委常委会对创建工作月调度、季总结、半年一述职。指标任务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销号,在所有村庄和网格设岗定责,落实党支部书记和网格员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