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基层就诊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百姓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

2022-10-27 作者: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曲永花 吕增霞

  出门、问医、远程诊疗、拿药,来回二十分钟,耄耋之年的李冠一老人已是轻车熟路,不再受来回奔波之苦。84岁的李冠一老人家在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新建村,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此前,李冠一老人需要到距离数十公里外的河口区人民医院看病、拿药;如今,同样的医院、一样的医疗服务,他足不出村,在新建村卫生室就能享受到。
  10月11日中午,坐在新建村卫生室的李冠一老人,在卫生室医生李景峰的帮助下,河口区人民医院专家通过线上为其诊断,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李冠一便享受了曾经需要奔波一天才能有的医疗服务。
  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2021年,东营市开始在全域探索开拓“医联体+医共体”新路径,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针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学科建设水平低、疑难病症外转率高等问题,东营市政府成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推动与省级医院加强合作共建。围绕做强市级三级医院方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成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分级诊疗合作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已合作共建10年,目前进入第三个周期;东营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东营市中医院。围绕做强县级医院,东营市医共体总院与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强呼吸、重症、肿瘤等重点专科建设,在县级医院成立胸痛、卒中、创伤等中心30个,提升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治能力。
  目前,东营3家市级公立医院分别与12家县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5个。东营市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较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诊疗、取药、报销服务,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为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东营市卫生健康委高标准建成了东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此举实现了基础资源、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四大资源库并实现共享,有效支撑起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及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五大业务应用,实现了全市所有三级医疗机构、公立二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及管理数据全量采集,以数字赋能服务百姓健康。
  □ 本报记者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曲永花 吕增霞

  出门、问医、远程诊疗、拿药,来回二十分钟,耄耋之年的李冠一老人已是轻车熟路,不再受来回奔波之苦。84岁的李冠一老人家在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新建村,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此前,李冠一老人需要到距离数十公里外的河口区人民医院看病、拿药;如今,同样的医院、一样的医疗服务,他足不出村,在新建村卫生室就能享受到。
  10月11日中午,坐在新建村卫生室的李冠一老人,在卫生室医生李景峰的帮助下,河口区人民医院专家通过线上为其诊断,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李冠一便享受了曾经需要奔波一天才能有的医疗服务。
  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2021年,东营市开始在全域探索开拓“医联体+医共体”新路径,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针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学科建设水平低、疑难病症外转率高等问题,东营市政府成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推动与省级医院加强合作共建。围绕做强市级三级医院方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成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分级诊疗合作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已合作共建10年,目前进入第三个周期;东营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东营市中医院。围绕做强县级医院,东营市医共体总院与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强呼吸、重症、肿瘤等重点专科建设,在县级医院成立胸痛、卒中、创伤等中心30个,提升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治能力。
  目前,东营3家市级公立医院分别与12家县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5个。东营市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较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诊疗、取药、报销服务,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为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东营市卫生健康委高标准建成了东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此举实现了基础资源、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四大资源库并实现共享,有效支撑起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及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五大业务应用,实现了全市所有三级医疗机构、公立二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及管理数据全量采集,以数字赋能服务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