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次发布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民企亮“块头”看成长比创新

2022-10-27 作者: 段婷婷 申红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申红

  日前,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首次发布2022济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榜单以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为主,综合考虑经营规模、利润税收、员工就业、党组织建设等多项因素,实行环保、信用等负面清单一票否决,经过企业自愿申报、区县初审、市级联合复审、社会公示等步骤,最终确定。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济南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41%的GDP、47.5%的税收、62.9%的有效发明专利、89.3%的城镇新增就业、98.9%的市场主体。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43.8万户,年度营业收入近2.5万亿元,年度税收近730亿元。民企100强榜单,以数据支撑,从不同维度反映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同侧面。
前三名营收合计占近3成
  本次“济南民营企业100强”都处于全市民营市场主体的第一方阵,“大、优、强”的特征明显,营业收入、税收贡献、就业人数等均在全市民营经济中占比较高。
  从发展规模看,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均有新的突破。营业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2家、100亿至500亿元的企业10家、50亿至100亿元的企业10家、10亿至50亿元的企业71家、10亿元以下的企业7家。
  前三名为泰山钢铁、九羊集团和齐鲁制药,均入选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中,泰山钢铁、九羊集团迈入500亿元大关,齐鲁制药跨入300亿元门槛,3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占到百强的27.1%。
14家总资产增长率超50%
  从发展质量看,民营企业100强总资产达到3857.9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其中,74家企业实现总资产净增加,14家企业总资产增长率超过50%;总资产增长率在20%~50%的企业24家。
  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4884.4亿元、纳税总额142.1亿元、利润总额280.1亿元,分别增长13.2%、16.7%、2.7%,吸纳就业23.6万人,新增2万人。
22家新产品营收占比超50%
  从创新能力看,民营企业100强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2021年,民营企业100强有效发明专利合计1.2万件,企业研发人员1.87万人,比上 年增长13.1%。研发投入合计11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2.3%。其中,研发费用占比3%以上的企业32家,最高为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68家企业自主开发与研制关键技术,45家企业推出创新产品。其中,22家企业新产品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
  民营企业100强中,39家企业的所属子公司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18家次,44家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33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制定392项,公开标准98项,7家企业参与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72家企业集中在5大行业
  从产业分布看,民营企业100强涉及11个产业,其中,商贸流通产业、精品钢和先进材料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千亿元以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资产、利润、纳税、吸纳就业等指标均居于前列,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长潜力较大。
  民企100强最为集中的为商贸流通、建筑业、供应链物流产业、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其他制造业等5个产业,合计入围企业72家,占全部的72%。
  从区域分布看,14个区县都有企业入围百强名单,数量超过或达到10家的有6个区。其中,高新区15家,历城区14家,莱芜区12家,历下区11家,章丘区11家,槐荫区10家。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申红

  日前,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首次发布2022济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榜单以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为主,综合考虑经营规模、利润税收、员工就业、党组织建设等多项因素,实行环保、信用等负面清单一票否决,经过企业自愿申报、区县初审、市级联合复审、社会公示等步骤,最终确定。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济南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41%的GDP、47.5%的税收、62.9%的有效发明专利、89.3%的城镇新增就业、98.9%的市场主体。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43.8万户,年度营业收入近2.5万亿元,年度税收近730亿元。民企100强榜单,以数据支撑,从不同维度反映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同侧面。
前三名营收合计占近3成
  本次“济南民营企业100强”都处于全市民营市场主体的第一方阵,“大、优、强”的特征明显,营业收入、税收贡献、就业人数等均在全市民营经济中占比较高。
  从发展规模看,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均有新的突破。营业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2家、100亿至500亿元的企业10家、50亿至100亿元的企业10家、10亿至50亿元的企业71家、10亿元以下的企业7家。
  前三名为泰山钢铁、九羊集团和齐鲁制药,均入选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中,泰山钢铁、九羊集团迈入500亿元大关,齐鲁制药跨入300亿元门槛,3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占到百强的27.1%。
14家总资产增长率超50%
  从发展质量看,民营企业100强总资产达到3857.9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其中,74家企业实现总资产净增加,14家企业总资产增长率超过50%;总资产增长率在20%~50%的企业24家。
  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4884.4亿元、纳税总额142.1亿元、利润总额280.1亿元,分别增长13.2%、16.7%、2.7%,吸纳就业23.6万人,新增2万人。
22家新产品营收占比超50%
  从创新能力看,民营企业100强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2021年,民营企业100强有效发明专利合计1.2万件,企业研发人员1.87万人,比上 年增长13.1%。研发投入合计11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2.3%。其中,研发费用占比3%以上的企业32家,最高为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68家企业自主开发与研制关键技术,45家企业推出创新产品。其中,22家企业新产品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
  民营企业100强中,39家企业的所属子公司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18家次,44家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33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制定392项,公开标准98项,7家企业参与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72家企业集中在5大行业
  从产业分布看,民营企业100强涉及11个产业,其中,商贸流通产业、精品钢和先进材料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千亿元以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资产、利润、纳税、吸纳就业等指标均居于前列,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长潜力较大。
  民企100强最为集中的为商贸流通、建筑业、供应链物流产业、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其他制造业等5个产业,合计入围企业72家,占全部的72%。
  从区域分布看,14个区县都有企业入围百强名单,数量超过或达到10家的有6个区。其中,高新区15家,历城区14家,莱芜区12家,历下区11家,章丘区11家,槐荫区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