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医疗新高地 共圆百姓健康梦

——写在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启用之际

2022-10-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新院门诊大厅
  新院影像会诊中心
  下乡义诊
  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全景图
  □邱学文 马骏 张成涛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2022年6月30日,在沂源县人民医院发展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凝聚着县委、县政府殷殷民生情怀和56万沂源百姓热切期盼以及全院1338名员工智慧和汗水的沂源建县以来最大民生项目——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门诊正式启用。
  “10月16日,包括妇科、儿科、心血管内二科、神经内三科等9个科室病房顺利完成搬迁工作,康复大厅、妇儿专科楼、康养楼全面投入使用,健康体检中心及其他病房将陆续完成搬迁。新院的建设和启用,为彻底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停车难,构建县域医疗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沂源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强说。
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实现新跨越
  “来新院看病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停车难、住院难了。县医院真是为咱老百姓办了件大事。”在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停车场,一位患者家属这样说。
  “新院区占地253亩,总投资达10.3亿元,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张,主要设门诊医技楼、病房医技楼、妇儿专科楼、医养结合楼以及附属用房等配套设施。机动车停车位达1200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游廊步道和下沉式庭院的设计理念,绿化面积达5.4万平方米;整个院区水系统中央空调与多联机系统相结合,患者就诊、住院环境舒适。装载48部直梯、2部扶梯,患者就医更加便利。”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陶绪来介绍。
  在医疗设备上,新院区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端美国GE512层CT、飞利浦3.0T核磁共振、双板DR、移动DR、数字乳腺钼靶X线机、口腔CT、双能X线骨密度仪、多功能动态平板胃肠机、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ECT、Pet-CT、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等。
  手术室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设计,科学净化杀菌,空气洁净度达99.98%,室内提供舒适气流,正压气流感染率为零。
  家化产房将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过程整合在一个房间内,注重家庭成员对孕产妇的关心、陪护和支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先进医学模式。
  感染性急病科楼按负压隔离病房设计,是救治呼吸道传染病人,隔离病原微生物及保护医务人员的重要医疗设施,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特别适合救治强传染性呼吸道病人。
  静脉调配中心将各病区紧密联系起来,规范配制,确保药品质量和输液安全,护士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护理病人,更有效地开展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党建与公益工作实现新作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2021年6月26日,该院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聊城孔繁森纪念馆接受现场教育,向孔繁森塑像敬献花篮后,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2021年“七一”前夕,院党委组织全院“七一”前后入党的71名党员以一首红歌、一张贺卡、一次誓言、一次谈心、一份祝福、一份礼物、一张合影“七个一”形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组织党、团员代表90余人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党团共建谱新篇”红色观影活动,集体观看了《1921》;慰问了医院离休及困难党员。
  2021年10月份,院党委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开展的全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平台试填报工作,并从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等八大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党建工作。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院党委制定出台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学习计划,订阅党史书籍988本。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16次,研讨交流9次。通过网站开设党史学习专栏、打造党史文化走廊等,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推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吸引了医院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0年以来申请入党的有55人;2021年发展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26名。”该院党委副书记苗祥海说。
  与此同时,为践行公立医院公益性,院党委本着“便民、利民、惠民”原则,扎实做好公益工作。
  2021年先后举办“学党史悟初心,为民服务办实事”大型义诊活动30余次,利用世界防癌日、父亲节等,积极开展义诊查体、安全用药等,并通过表演小品、情景剧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及开设“党员医生来科普”视频号等宣传、推广健康知识;积极邀请省立、齐鲁等省内大医院40余位专家定期来院开展义诊、坐诊及疾病免费筛查活动;医院大型健康体检车正式投入使用,直接把健康医疗服务送到了企业“家门口”。
  认真落实门诊“两免两减半”及“先住院、后付费”工作。2021年医院普通诊查费(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减免3万人次,减免金额7.1万元;专家门诊诊查费减半1.1万人次,减半金额7.7万元;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半6058人次,减半金额142万元;贫困人口住院一站式结算(医疗机构减免)减免4585人次,减免金额181万余元;门诊一站式贫困人口减免174万元;特惠保垫付资金574.7万余元;血液透析病人减免159万余元。
  此外,该院先后选派多名医护人员分别到重庆和西藏开展健康医疗帮扶工作。
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新成效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确保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核心,是我们从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李强表示。
  院内,该院在新院区突击建设了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大型PCR中心实验室。该项目自今年3月开始启动,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完成建设,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要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配备了全自动核酸提取仪11台、实时荧光扩增仪30台、生物安全柜9台、洁净工作台3台以及中速离心机、低速离心机、移动紫外线灯、冰箱等。
  “PCR中心实验室启用以来,核酸检测能力已由过去的每天0.9万管、18万人次提升至2.4万管、48万人次。”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士伟说。
  院外,该院在县城文化广场设立了3人轮流值守的的24小时采样点;在全民健身广场、城南社区、烈士陵园片区设立了3个固定核酸采样点;承担了青兰高速沂源东核酸采样任务,并针对樱桃季燕崖镇来往客商多情况,派出6人到当地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派员进驻瑞阳制药、山东药玻、丰泽源三大企业,每天对进口货物的外包装表面及时进行采样检测,对驻仓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城区2.4万名师生,每两天入校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县外,今年先后派出54名医护人员,到天津、济南、周村、博山等地开展核酸采集等支援服务工作。
学科建设驶入
“快车道”

  该院自2018年把学科建设列为全院十项工作之首以来,可谓亮点纷呈,精彩不断。
  2018年7月,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工作站在该院揭牌成立。
  2018年12月,该院呼吸与危急重症中心高分通过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评审。
  2019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海军军医大学校长、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孙颖浩工作站在该院设立。
  2019年1月,该院卒中中心高分通过国家防治卒中中心评审,2月份综合排名和静脉溶栓技术排名列全国第4位,并荣获“国家示范防治卒中中心”荣誉称号。
  2019年4月,该院骨科一病区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成功为62岁的患者张某实施3D打印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
  2019年7月,该院胸痛中心获国家胸痛中心总部正式授牌,8月1日率先独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择期冠脉介入术,填补县域空白。
  2021年该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填补高级卒中中心这一业务空白。
  ……
  “近年来,随着院士工作站的设立和卒中、胸痛、呼吸与危急重症中心获国家级认证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我院的学科建设驶入‘快车道’。自2020年起,医院又先后成功建成国家级心衰中心,省级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心、创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以及肿瘤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等,并启动了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李强介绍。
  “2021年5月份通过中国心衰中心总部认证以来,已规范化治疗心衰患者1000余例,降低了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该院心衰中心主任苗保霞说。
  “VTE中心是2020年5月份启动,2021年元月份建成的。为做好创建工作,我们先后深入30多个临床科室宣讲‘VTE’指南及意义等,并对院内有关科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我们牵头成立了沂源县VTE联盟,带动县域医疗机构都参与其中;建立了VTE防治资源共享微信群,成员达到150余人,及时发送有关防治知识和指南等。”该院VTE中心秘书江玉华说。
  “创伤中心以急诊外科为核心,涵盖神经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实行24小时无缝隙值班、听班制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能开通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生命支持、止血、检查、输血、手术等。”创伤中心主任董崇鹏说。
  2021年该院还先后成功开展了桡骨头置换术、乳腺旋切术、甲状腺抽吸活检术、腹膜透析置管术、玻璃体切割术、深静脉长期置管术、四维超声诊断和甲状腺细针穿刺技术以及吞咽功能、言语、认知知觉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等;医院相继设立“吕家驹教授博导工作室”“山东省立口腔医院沂源分院暨张东升博导工作站”“中华慈善总会威高爱心工程骨科项目定点医院”“泰山学者内分泌科工作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康复示范病房”等。
    
互联互通及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多年来,我们按照‘一切为了群众健康’的宗旨,通过对上‘攀亲’,对下‘结亲’,使一、二、三级医联体体系日臻完善。同时,信息化、互联网医院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确保县域群众‘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奠定了良好基础。”李强表示。
  对上,2015年该院成为山东省立医院集团沂源医院,并设立山东省立医院远程会诊中心;2018年成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联体,与山东省肿瘤医院结成医联体,建成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2021年成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分级诊疗合作医院、山东省立口腔医院沂源分院;与北京301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正在积极推进中。
  对下,2014年该院与12家乡镇卫生院结成医共体,建成医学影像、心脏监护、心电诊断等远程会诊中心。2018年设立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等7处分院,并成为紧密型医共体,沂源县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在乡镇卫生院建成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等5处医疗急救站。2020年在张家坡等4处中心卫生院建成名医基层工作站。
  对内,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国家四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智慧医院服务二级水平,并已顺利通过网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达到4000万元,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院数据中心,涵盖信息设施、建筑设备管理、综合数字安全管理、医疗信息化基础建设系统等四大板块24个智能化子系统,实现万兆上下联、千兆到桌面、重点科室光纤直达,保证了数据快速稳定传输,具备床头面板查询住院信息、移动查房、移动医嘱、移动护理、患者远程排队叫号、5G远程会诊、5G远程手术示教、患者家属重症探视等新功能。
  在此基础上,该院从今年开始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工作。通过与众阳健康科技集团合作运营,利用健康淄博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搭建互联网服务体系,整合院内所有医疗及健康管理资源,开展沂源县人民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构建互联网医院,主要是通过线上形式,重塑服务流程,落实线上检查预约、开药、检验、支付、健康档案查看、回访服务等。现在医院已全面开通线上问诊服务,患者足不出户,只需打开手机即可与医生进行实时在线问诊、咨询,实现在线开具处方、处方邮寄到家、在线开具检验检查、实时报告查看及专业医生解读等。”该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办公室主任徐立军说。
  
医院名片
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励建安、孙颖浩院士工作站
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国家级示范防治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呼吸与危急重症中心、心衰中心
全国VTE防治能力建设优秀单位
入选艾力彼全国县级医院竞争力排名300强
  □邱学文 马骏 张成涛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2022年6月30日,在沂源县人民医院发展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凝聚着县委、县政府殷殷民生情怀和56万沂源百姓热切期盼以及全院1338名员工智慧和汗水的沂源建县以来最大民生项目——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门诊正式启用。
  “10月16日,包括妇科、儿科、心血管内二科、神经内三科等9个科室病房顺利完成搬迁工作,康复大厅、妇儿专科楼、康养楼全面投入使用,健康体检中心及其他病房将陆续完成搬迁。新院的建设和启用,为彻底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停车难,构建县域医疗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沂源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强说。
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实现新跨越
  “来新院看病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停车难、住院难了。县医院真是为咱老百姓办了件大事。”在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停车场,一位患者家属这样说。
  “新院区占地253亩,总投资达10.3亿元,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张,主要设门诊医技楼、病房医技楼、妇儿专科楼、医养结合楼以及附属用房等配套设施。机动车停车位达1200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游廊步道和下沉式庭院的设计理念,绿化面积达5.4万平方米;整个院区水系统中央空调与多联机系统相结合,患者就诊、住院环境舒适。装载48部直梯、2部扶梯,患者就医更加便利。”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陶绪来介绍。
  在医疗设备上,新院区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端美国GE512层CT、飞利浦3.0T核磁共振、双板DR、移动DR、数字乳腺钼靶X线机、口腔CT、双能X线骨密度仪、多功能动态平板胃肠机、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ECT、Pet-CT、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等。
  手术室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设计,科学净化杀菌,空气洁净度达99.98%,室内提供舒适气流,正压气流感染率为零。
  家化产房将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过程整合在一个房间内,注重家庭成员对孕产妇的关心、陪护和支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先进医学模式。
  感染性急病科楼按负压隔离病房设计,是救治呼吸道传染病人,隔离病原微生物及保护医务人员的重要医疗设施,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特别适合救治强传染性呼吸道病人。
  静脉调配中心将各病区紧密联系起来,规范配制,确保药品质量和输液安全,护士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护理病人,更有效地开展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党建与公益工作实现新作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2021年6月26日,该院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聊城孔繁森纪念馆接受现场教育,向孔繁森塑像敬献花篮后,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2021年“七一”前夕,院党委组织全院“七一”前后入党的71名党员以一首红歌、一张贺卡、一次誓言、一次谈心、一份祝福、一份礼物、一张合影“七个一”形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组织党、团员代表90余人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党团共建谱新篇”红色观影活动,集体观看了《1921》;慰问了医院离休及困难党员。
  2021年10月份,院党委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开展的全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平台试填报工作,并从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等八大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党建工作。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院党委制定出台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学习计划,订阅党史书籍988本。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16次,研讨交流9次。通过网站开设党史学习专栏、打造党史文化走廊等,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推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吸引了医院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0年以来申请入党的有55人;2021年发展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26名。”该院党委副书记苗祥海说。
  与此同时,为践行公立医院公益性,院党委本着“便民、利民、惠民”原则,扎实做好公益工作。
  2021年先后举办“学党史悟初心,为民服务办实事”大型义诊活动30余次,利用世界防癌日、父亲节等,积极开展义诊查体、安全用药等,并通过表演小品、情景剧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及开设“党员医生来科普”视频号等宣传、推广健康知识;积极邀请省立、齐鲁等省内大医院40余位专家定期来院开展义诊、坐诊及疾病免费筛查活动;医院大型健康体检车正式投入使用,直接把健康医疗服务送到了企业“家门口”。
  认真落实门诊“两免两减半”及“先住院、后付费”工作。2021年医院普通诊查费(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减免3万人次,减免金额7.1万元;专家门诊诊查费减半1.1万人次,减半金额7.7万元;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半6058人次,减半金额142万元;贫困人口住院一站式结算(医疗机构减免)减免4585人次,减免金额181万余元;门诊一站式贫困人口减免174万元;特惠保垫付资金574.7万余元;血液透析病人减免159万余元。
  此外,该院先后选派多名医护人员分别到重庆和西藏开展健康医疗帮扶工作。
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新成效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确保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核心,是我们从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李强表示。
  院内,该院在新院区突击建设了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大型PCR中心实验室。该项目自今年3月开始启动,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完成建设,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要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配备了全自动核酸提取仪11台、实时荧光扩增仪30台、生物安全柜9台、洁净工作台3台以及中速离心机、低速离心机、移动紫外线灯、冰箱等。
  “PCR中心实验室启用以来,核酸检测能力已由过去的每天0.9万管、18万人次提升至2.4万管、48万人次。”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士伟说。
  院外,该院在县城文化广场设立了3人轮流值守的的24小时采样点;在全民健身广场、城南社区、烈士陵园片区设立了3个固定核酸采样点;承担了青兰高速沂源东核酸采样任务,并针对樱桃季燕崖镇来往客商多情况,派出6人到当地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派员进驻瑞阳制药、山东药玻、丰泽源三大企业,每天对进口货物的外包装表面及时进行采样检测,对驻仓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城区2.4万名师生,每两天入校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县外,今年先后派出54名医护人员,到天津、济南、周村、博山等地开展核酸采集等支援服务工作。
学科建设驶入
“快车道”

  该院自2018年把学科建设列为全院十项工作之首以来,可谓亮点纷呈,精彩不断。
  2018年7月,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工作站在该院揭牌成立。
  2018年12月,该院呼吸与危急重症中心高分通过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评审。
  2019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海军军医大学校长、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孙颖浩工作站在该院设立。
  2019年1月,该院卒中中心高分通过国家防治卒中中心评审,2月份综合排名和静脉溶栓技术排名列全国第4位,并荣获“国家示范防治卒中中心”荣誉称号。
  2019年4月,该院骨科一病区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成功为62岁的患者张某实施3D打印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
  2019年7月,该院胸痛中心获国家胸痛中心总部正式授牌,8月1日率先独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择期冠脉介入术,填补县域空白。
  2021年该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填补高级卒中中心这一业务空白。
  ……
  “近年来,随着院士工作站的设立和卒中、胸痛、呼吸与危急重症中心获国家级认证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我院的学科建设驶入‘快车道’。自2020年起,医院又先后成功建成国家级心衰中心,省级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心、创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以及肿瘤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等,并启动了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李强介绍。
  “2021年5月份通过中国心衰中心总部认证以来,已规范化治疗心衰患者1000余例,降低了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该院心衰中心主任苗保霞说。
  “VTE中心是2020年5月份启动,2021年元月份建成的。为做好创建工作,我们先后深入30多个临床科室宣讲‘VTE’指南及意义等,并对院内有关科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我们牵头成立了沂源县VTE联盟,带动县域医疗机构都参与其中;建立了VTE防治资源共享微信群,成员达到150余人,及时发送有关防治知识和指南等。”该院VTE中心秘书江玉华说。
  “创伤中心以急诊外科为核心,涵盖神经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实行24小时无缝隙值班、听班制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能开通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生命支持、止血、检查、输血、手术等。”创伤中心主任董崇鹏说。
  2021年该院还先后成功开展了桡骨头置换术、乳腺旋切术、甲状腺抽吸活检术、腹膜透析置管术、玻璃体切割术、深静脉长期置管术、四维超声诊断和甲状腺细针穿刺技术以及吞咽功能、言语、认知知觉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等;医院相继设立“吕家驹教授博导工作室”“山东省立口腔医院沂源分院暨张东升博导工作站”“中华慈善总会威高爱心工程骨科项目定点医院”“泰山学者内分泌科工作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康复示范病房”等。
    
互联互通及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多年来,我们按照‘一切为了群众健康’的宗旨,通过对上‘攀亲’,对下‘结亲’,使一、二、三级医联体体系日臻完善。同时,信息化、互联网医院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确保县域群众‘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奠定了良好基础。”李强表示。
  对上,2015年该院成为山东省立医院集团沂源医院,并设立山东省立医院远程会诊中心;2018年成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联体,与山东省肿瘤医院结成医联体,建成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2021年成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分级诊疗合作医院、山东省立口腔医院沂源分院;与北京301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正在积极推进中。
  对下,2014年该院与12家乡镇卫生院结成医共体,建成医学影像、心脏监护、心电诊断等远程会诊中心。2018年设立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等7处分院,并成为紧密型医共体,沂源县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在乡镇卫生院建成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等5处医疗急救站。2020年在张家坡等4处中心卫生院建成名医基层工作站。
  对内,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国家四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智慧医院服务二级水平,并已顺利通过网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达到4000万元,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院数据中心,涵盖信息设施、建筑设备管理、综合数字安全管理、医疗信息化基础建设系统等四大板块24个智能化子系统,实现万兆上下联、千兆到桌面、重点科室光纤直达,保证了数据快速稳定传输,具备床头面板查询住院信息、移动查房、移动医嘱、移动护理、患者远程排队叫号、5G远程会诊、5G远程手术示教、患者家属重症探视等新功能。
  在此基础上,该院从今年开始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工作。通过与众阳健康科技集团合作运营,利用健康淄博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搭建互联网服务体系,整合院内所有医疗及健康管理资源,开展沂源县人民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构建互联网医院,主要是通过线上形式,重塑服务流程,落实线上检查预约、开药、检验、支付、健康档案查看、回访服务等。现在医院已全面开通线上问诊服务,患者足不出户,只需打开手机即可与医生进行实时在线问诊、咨询,实现在线开具处方、处方邮寄到家、在线开具检验检查、实时报告查看及专业医生解读等。”该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办公室主任徐立军说。
  
医院名片
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励建安、孙颖浩院士工作站
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国家级示范防治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呼吸与危急重症中心、心衰中心
全国VTE防治能力建设优秀单位
入选艾力彼全国县级医院竞争力排名3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