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2022-10-22 作者: 贾瑞君 来源: 大众日报
  2021年10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勉励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提出殷殷嘱托。
  ●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中央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保证群众安居乐业高度重视。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向总书记报告
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彰显担当
  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去年10月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以来,全市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成效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和厚爱。
  比如,我们牢记“国之大者”,以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为牵引,为服务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作贡献。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进展顺利,今年累计实施生态补水1.75亿立方米。着力突破盐碱地种业和关键技术研发,超额完成大豆种植推广任务。全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投产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落地落实。(□记者 贾瑞君 整理)
一定保护好这片“大湿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深秋的黄河口,海风吹拂、芦花摇曳,色彩斑斓、美景如画。这是总书记牵挂的大河之洲。去年,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考察,是对我们巨大的鼓励和鞭策。10月16日上午,我们认真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一定要保护好黄河三角洲这片“大湿地”。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成立以来,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研发鸟类智能识别系统、科学补水监测网络,提高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覆盖面和准确度。下一步,我们将加快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模范践行者。(□记者 李明 整理)
一个一个攻克盐碱地利用关键技术
  山东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连日来,我和同事们认真学习总书记作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对有关科技创新的内容,都重点标注出来。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说到了我们科研人员的心坎里。
  我们在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上建立了2200亩的试验基地,现在已成为黄三角农高区最重要的开放共享的盐碱地科研平台。目前,已筛选和选育出120余个盐碱地适生作物品种。今年4月,山东省农科院还启动实施了“突破黄河三角洲战略”。我们将瞄准盐碱地利用关键核心技术,一个一个地去攻克,努力为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更优质的中国粮。(□记者 李明 整理)
把社区建成大伙满意的幸福家园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10月16日,我们社区党员群众早早来到社区微党校会议室,十点准时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当总书记讲到“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大家都禁不住鼓起掌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总书记视察一年来,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幸福家园。精准设置了46个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30至50户群众,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社区便民服务站为民服务即办、代办事项增加到了92项,投资800万元实施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绿化美化等项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记者 李广寅 整理)
把更多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经理屈龙涛: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听了总书记的话,我心里亮堂堂的。
  一年前,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总书记的叮嘱,深深印刻在脑海、牢记在心中。今年8月,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进入商业化运营。如今,15座无人值守注气站相继建成,注入井数量达到73口,还实现了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机动维护保养的自动化、智能化。(□记者 贾瑞君 通讯员 于佳 崔玉娟 整理)
  2021年10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勉励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提出殷殷嘱托。
  ●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中央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保证群众安居乐业高度重视。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向总书记报告
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彰显担当
  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去年10月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以来,全市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成效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和厚爱。
  比如,我们牢记“国之大者”,以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为牵引,为服务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作贡献。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进展顺利,今年累计实施生态补水1.75亿立方米。着力突破盐碱地种业和关键技术研发,超额完成大豆种植推广任务。全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投产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落地落实。(□记者 贾瑞君 整理)
一定保护好这片“大湿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深秋的黄河口,海风吹拂、芦花摇曳,色彩斑斓、美景如画。这是总书记牵挂的大河之洲。去年,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考察,是对我们巨大的鼓励和鞭策。10月16日上午,我们认真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一定要保护好黄河三角洲这片“大湿地”。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成立以来,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研发鸟类智能识别系统、科学补水监测网络,提高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覆盖面和准确度。下一步,我们将加快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模范践行者。(□记者 李明 整理)
一个一个攻克盐碱地利用关键技术
  山东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连日来,我和同事们认真学习总书记作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对有关科技创新的内容,都重点标注出来。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说到了我们科研人员的心坎里。
  我们在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上建立了2200亩的试验基地,现在已成为黄三角农高区最重要的开放共享的盐碱地科研平台。目前,已筛选和选育出120余个盐碱地适生作物品种。今年4月,山东省农科院还启动实施了“突破黄河三角洲战略”。我们将瞄准盐碱地利用关键核心技术,一个一个地去攻克,努力为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更优质的中国粮。(□记者 李明 整理)
把社区建成大伙满意的幸福家园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10月16日,我们社区党员群众早早来到社区微党校会议室,十点准时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当总书记讲到“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大家都禁不住鼓起掌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总书记视察一年来,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幸福家园。精准设置了46个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30至50户群众,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社区便民服务站为民服务即办、代办事项增加到了92项,投资800万元实施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绿化美化等项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记者 李广寅 整理)
把更多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经理屈龙涛: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听了总书记的话,我心里亮堂堂的。
  一年前,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总书记的叮嘱,深深印刻在脑海、牢记在心中。今年8月,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进入商业化运营。如今,15座无人值守注气站相继建成,注入井数量达到73口,还实现了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机动维护保养的自动化、智能化。(□记者 贾瑞君 通讯员 于佳 崔玉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