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做活水文章 唱响恋水歌
2022-10-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蒋 鑫
通讯员 王恩标 韩万民 报道
本报东明讯 洙赵新河拦蓄工程通过拦蓄黄河水和雨洪资源,年可增加供水能力374万立方米。不仅为东明县压采深层地下水提供了置换水源,同时涵养了水源,增强了河道功能。这是东明县做活水文章、唱响恋水歌的一个剪影。
东明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创新搭建“严、节、治、管”治理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2021年,东明县被水利部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制度严”完善降耗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行最严格水管理制度。明确水务、发改、工信等各部门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区域发展、城镇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重要约束指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制定与水资源相适应的空间规划。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将控制指标落实情况纳入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严格的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深层水一律禁批,浅层水严格限批,黄河水统筹控批。严格执行节水登记制度,以用水定额作为登记的必要审查条件,从严从紧核定许可水量。
“优先节”促进集约转变。在二干渠上刚刚建设的高堂水利枢纽工程,不仅为东明县农业灌溉水源调剂引丰补欠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农业灌溉效率,还成为了东明县渠系连通“南水北调”亮点工程。把节水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12家取用水大户企业通过开展中水回用、凝结水回收利用、脱盐水回收利用、循环水利用等节水措施,年节水620万立方米。投资4亿元,在沙窝灌区、三春灌区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大力实施高效节水项目,推广低压管道、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40万亩。注重节水器具推广和普及,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6%以上。大力开展节水型小区、企业、机关、学校等载体建设,全县获批省级节水标杆单位2家、市级17家、县级60家。
“治理新”激发内生动力。近年来,按照“总量控制、节水压采”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节水实践创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一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水价机制改革试点,制定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市场运行机制。完成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任务,按照水务核定、税务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建立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严格执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国家级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引黄平原水库工程、城乡供水管网延伸工程等建设项目。
“规范管”建立用水秩序。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属于特殊的用水户,用水地点分散,安装远程计量设施困难重重,工作人员多次协调沟通后,最终全部完成远程计量安装。结合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各类监测计量能力,组织开展了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取水口核查注册登记。建立非农用水户统计台账,按月进行水量核定,对灌区用水、鱼塘补水、养畜禽用水、环境卫生用水建立典型调查表,合理科学推算用水量。建立重点用水户监控目录,严把水量计量核定关口,进一步加强了取用水监管,安装远程监控计量设施163眼,用水计量率100%。
通讯员 王恩标 韩万民 报道
本报东明讯 洙赵新河拦蓄工程通过拦蓄黄河水和雨洪资源,年可增加供水能力374万立方米。不仅为东明县压采深层地下水提供了置换水源,同时涵养了水源,增强了河道功能。这是东明县做活水文章、唱响恋水歌的一个剪影。
东明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创新搭建“严、节、治、管”治理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2021年,东明县被水利部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制度严”完善降耗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行最严格水管理制度。明确水务、发改、工信等各部门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区域发展、城镇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重要约束指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制定与水资源相适应的空间规划。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将控制指标落实情况纳入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严格的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深层水一律禁批,浅层水严格限批,黄河水统筹控批。严格执行节水登记制度,以用水定额作为登记的必要审查条件,从严从紧核定许可水量。
“优先节”促进集约转变。在二干渠上刚刚建设的高堂水利枢纽工程,不仅为东明县农业灌溉水源调剂引丰补欠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农业灌溉效率,还成为了东明县渠系连通“南水北调”亮点工程。把节水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12家取用水大户企业通过开展中水回用、凝结水回收利用、脱盐水回收利用、循环水利用等节水措施,年节水620万立方米。投资4亿元,在沙窝灌区、三春灌区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大力实施高效节水项目,推广低压管道、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40万亩。注重节水器具推广和普及,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6%以上。大力开展节水型小区、企业、机关、学校等载体建设,全县获批省级节水标杆单位2家、市级17家、县级60家。
“治理新”激发内生动力。近年来,按照“总量控制、节水压采”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节水实践创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一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水价机制改革试点,制定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市场运行机制。完成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任务,按照水务核定、税务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建立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严格执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国家级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引黄平原水库工程、城乡供水管网延伸工程等建设项目。
“规范管”建立用水秩序。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属于特殊的用水户,用水地点分散,安装远程计量设施困难重重,工作人员多次协调沟通后,最终全部完成远程计量安装。结合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各类监测计量能力,组织开展了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取水口核查注册登记。建立非农用水户统计台账,按月进行水量核定,对灌区用水、鱼塘补水、养畜禽用水、环境卫生用水建立典型调查表,合理科学推算用水量。建立重点用水户监控目录,严把水量计量核定关口,进一步加强了取用水监管,安装远程监控计量设施163眼,用水计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