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商务系统扛牢使命担当,推动全省商务工作一步步走深走实

在新时代加压奋进 在新征程再立新功

2022-10-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商务系统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矢志不渝扩大开放,十年间,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由1.5万亿元增至2.9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份额由4.8%升至12.4%,各项商务指标一年一个台阶,对外开放工作一年一个跨越,全省商务工作顺利实现“走在前、开新局”。
  对外开放有“气度”
——抢抓RCEP机遇,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国家开放大局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山东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RCEP机遇,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彰显“山东气度”。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0年间,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由“大写意”转向“工笔画”,“走出去”成果丰硕。10年间,全省累计有实际出资的境外投资企业2252家,对外直接投资645.7亿美元,年均增长8.1%。“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全省累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34.9亿美元,占比20.9%,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规模超万亿元,占比达到35.2%。“齐鲁号”中欧班列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大量“山东好品”进入中亚、欧洲市场。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拓展“合作区+”发展功能,截至2021年底,纳入商务部统计的13家园区完成投资60.9亿美元,带动出口127.3亿美元。
  抢抓RCEP机遇。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落实RCEP先期行动计划》,举办“RCEP经贸合作高层对话会”,打响RCEP地方合作山东品牌。在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下建立协调机制,每月调度,合力推动RCEP落地落实。2021年,全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32.9%,占全省的35.2%;今年前8个月,山东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8149.5亿元,增长26.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7.4%。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立足山东地处南北交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重要节点优势,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提出建设城乡一体、商产融合、内外联通的现代流通体系。全力推动国际贸易物流“黄金大通道”建设,深化威海—仁川“四港联动”,扩大经仁川国际机场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3C带电类商品出口规模,每周出口达到10000余票;常态运行“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支持中欧班列(齐鲁号)做大做强。
  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济南、青岛、威海获批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助力远洋船舶维护维修业集群式发展”“发挥出口基地品牌效应 助力陶琉文化走向世界”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大力发展高端服务外包,加快服务外包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烟台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做大做强数字服务、文化、中医药、人力资源等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021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9%、48.1%、11.1%。
  强化改革有“力度”
——利用高水平开放平台,
形成制度性开放的“山东品牌”

  近年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级高能级平台先后落地山东,为山东对外开放带来新契机,山东商务系统强化使命担当,多措并举,以高水平平台建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聚焦制度创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公平竞争、环境保护、国有企业8大领域研究提出83条创新举措。截至目前,山东自贸试验区承担的112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形成189项制度创新成果,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推广我省3项创新做法,17项获国家部委认可。2021年,区内实现进出口3843.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5.6亿美元,分别增长39.4%、38.1%。今年8月,山东积极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成功举办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启动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大会,牵头沿黄流域9省(区)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陕西4省自贸试验区12个片区,以及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5省(区)15个经济功能区,聚焦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合示范区。先后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首创“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搭建起国内首个与上合组织国家间跨境征信平台。探索“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新模式,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常态化开行27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51个城市,累计开行班列超过2000列。依托青岛港,开通国际航线200余条。新建胶东国际机场,开通阿拉木图、莫斯科等国际航线12条。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2019年我省开展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推动形成了优惠政策向开发区倾斜、优质资源向开发区集中、优秀人才向开发区集聚的良好氛围,开发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改革成效明显。2021年全省开发区进出口额21314.9亿元,较2012年增长156%,占全省比重达到72.8%;实际使用外资162.8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33.6%,占全省比重达到75.6%。2021年全省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过万家,较2012年增长2倍。青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居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前10名。
  服务企业有“温度”
——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因素,
推动外贸外资屡创新高

  近年来,国际经贸合作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外贸外资稳增长压力骤增。山东商务系统坚持问题导向,及早谋划、创新作为,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积极化解外贸难点堵点。2020年至今,坚持多措并举为企纾困,上线运行“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覆盖企业32000余家,截至目前“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诉求2792个。今年以来,围绕外贸企业经营中遇到的融资难等问题,出台《外贸固稳提质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32条稳外贸政策措施。创新推出“齐鲁进口贷”等政策,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全省外贸进出口2021年达到2.9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实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2%,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3项指标跑赢全国。
  强化外资保障力度。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2020年以来,先后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清单32条”、“高水平利用外资20条”、重点外资项目要素保障机制、鼓励跨国公司在鲁设立地区总部办法、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和金融业利用外资政策措施等,引导外资企业外债转增注册资本等政策措施纳入“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实际利用外资2021年首次突破200亿美元。10年间,共有10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企业371家,投资总额47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61亿美元。
  搭建高水平引资平台。2019年至2022年,成功举办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累计420家世界500强和1091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会。精心打造“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活动品牌,截至今年9月共举办11场“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活动,共签约重点外资项目204个,总投资155.2亿美元,合同外资48.3亿美元。
  扩大内需有“热度”
——统筹城乡两个市场,
推动传统消费提质新兴消费扩容

  10年来,山东商务系统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统筹城乡两个市场,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内需市场量增提质,内需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积极推动传统消费升级。聚焦构建更多消费场景,实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工程,一站式满足居民生活和服务消费需求。培育建设乡镇商贸中心,认定10个“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打造农村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达到3.3万亿元,增长15.3%,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新型消费。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动全省网络消费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与直播电商平台合作,淘宝直播、抖音电商在济南、临沂、威海落地3个直播基地。2021年,全省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763.3亿元,增长16.5%。
  加快畅通城乡循环。组织开展城乡高效配送行动,评选认定20个示范县。创新拓展农商互联“五联五通”,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成功举办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成效突出,连续3年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示范县总量达到35个,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培育建设801个淘宝村(数量居全国第三),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促进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2021年,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1227.9亿元,增长18%。
  今年以来,研究制定《传统消费升级行动》《新兴消费扩容行动》方案,提出32条务实措施。深化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印发《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稳定推进10个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县建设。创新开展“好品山东·嘉味年货”2022网上年货节、“第四届双品网购节暨非洲好物网购节”电商促消费山东专场、“2022金秋双节直播季”、“钜惠暖冬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今年前8个月,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3937.5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3461.3亿元,同比增长27.6%。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回望过去,山东商务系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成绩喜人。着眼未来,山东商务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切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效果为导向,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潍坊综合保税区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经海1号海洋牧场
  2019年10月19日—20日,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
  2022年2月11日,“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高端装备产业合作专场在济南举行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港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商务系统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矢志不渝扩大开放,十年间,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由1.5万亿元增至2.9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份额由4.8%升至12.4%,各项商务指标一年一个台阶,对外开放工作一年一个跨越,全省商务工作顺利实现“走在前、开新局”。
  对外开放有“气度”
——抢抓RCEP机遇,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国家开放大局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山东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RCEP机遇,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彰显“山东气度”。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0年间,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由“大写意”转向“工笔画”,“走出去”成果丰硕。10年间,全省累计有实际出资的境外投资企业2252家,对外直接投资645.7亿美元,年均增长8.1%。“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全省累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34.9亿美元,占比20.9%,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规模超万亿元,占比达到35.2%。“齐鲁号”中欧班列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大量“山东好品”进入中亚、欧洲市场。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拓展“合作区+”发展功能,截至2021年底,纳入商务部统计的13家园区完成投资60.9亿美元,带动出口127.3亿美元。
  抢抓RCEP机遇。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落实RCEP先期行动计划》,举办“RCEP经贸合作高层对话会”,打响RCEP地方合作山东品牌。在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下建立协调机制,每月调度,合力推动RCEP落地落实。2021年,全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32.9%,占全省的35.2%;今年前8个月,山东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8149.5亿元,增长26.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7.4%。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立足山东地处南北交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重要节点优势,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提出建设城乡一体、商产融合、内外联通的现代流通体系。全力推动国际贸易物流“黄金大通道”建设,深化威海—仁川“四港联动”,扩大经仁川国际机场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3C带电类商品出口规模,每周出口达到10000余票;常态运行“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支持中欧班列(齐鲁号)做大做强。
  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济南、青岛、威海获批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助力远洋船舶维护维修业集群式发展”“发挥出口基地品牌效应 助力陶琉文化走向世界”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大力发展高端服务外包,加快服务外包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烟台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做大做强数字服务、文化、中医药、人力资源等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021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9%、48.1%、11.1%。
  强化改革有“力度”
——利用高水平开放平台,
形成制度性开放的“山东品牌”

  近年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级高能级平台先后落地山东,为山东对外开放带来新契机,山东商务系统强化使命担当,多措并举,以高水平平台建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聚焦制度创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公平竞争、环境保护、国有企业8大领域研究提出83条创新举措。截至目前,山东自贸试验区承担的112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形成189项制度创新成果,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推广我省3项创新做法,17项获国家部委认可。2021年,区内实现进出口3843.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5.6亿美元,分别增长39.4%、38.1%。今年8月,山东积极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成功举办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启动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大会,牵头沿黄流域9省(区)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陕西4省自贸试验区12个片区,以及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5省(区)15个经济功能区,聚焦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合示范区。先后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首创“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搭建起国内首个与上合组织国家间跨境征信平台。探索“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新模式,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常态化开行27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51个城市,累计开行班列超过2000列。依托青岛港,开通国际航线200余条。新建胶东国际机场,开通阿拉木图、莫斯科等国际航线12条。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2019年我省开展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推动形成了优惠政策向开发区倾斜、优质资源向开发区集中、优秀人才向开发区集聚的良好氛围,开发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改革成效明显。2021年全省开发区进出口额21314.9亿元,较2012年增长156%,占全省比重达到72.8%;实际使用外资162.8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33.6%,占全省比重达到75.6%。2021年全省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过万家,较2012年增长2倍。青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居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前10名。
  服务企业有“温度”
——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因素,
推动外贸外资屡创新高

  近年来,国际经贸合作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外贸外资稳增长压力骤增。山东商务系统坚持问题导向,及早谋划、创新作为,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积极化解外贸难点堵点。2020年至今,坚持多措并举为企纾困,上线运行“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覆盖企业32000余家,截至目前“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诉求2792个。今年以来,围绕外贸企业经营中遇到的融资难等问题,出台《外贸固稳提质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32条稳外贸政策措施。创新推出“齐鲁进口贷”等政策,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全省外贸进出口2021年达到2.9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实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2%,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3项指标跑赢全国。
  强化外资保障力度。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2020年以来,先后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清单32条”、“高水平利用外资20条”、重点外资项目要素保障机制、鼓励跨国公司在鲁设立地区总部办法、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和金融业利用外资政策措施等,引导外资企业外债转增注册资本等政策措施纳入“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实际利用外资2021年首次突破200亿美元。10年间,共有10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企业371家,投资总额47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61亿美元。
  搭建高水平引资平台。2019年至2022年,成功举办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累计420家世界500强和1091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会。精心打造“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活动品牌,截至今年9月共举办11场“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活动,共签约重点外资项目204个,总投资155.2亿美元,合同外资48.3亿美元。
  扩大内需有“热度”
——统筹城乡两个市场,
推动传统消费提质新兴消费扩容

  10年来,山东商务系统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统筹城乡两个市场,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内需市场量增提质,内需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积极推动传统消费升级。聚焦构建更多消费场景,实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工程,一站式满足居民生活和服务消费需求。培育建设乡镇商贸中心,认定10个“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打造农村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达到3.3万亿元,增长15.3%,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新型消费。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动全省网络消费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与直播电商平台合作,淘宝直播、抖音电商在济南、临沂、威海落地3个直播基地。2021年,全省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763.3亿元,增长16.5%。
  加快畅通城乡循环。组织开展城乡高效配送行动,评选认定20个示范县。创新拓展农商互联“五联五通”,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成功举办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成效突出,连续3年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示范县总量达到35个,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培育建设801个淘宝村(数量居全国第三),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促进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2021年,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1227.9亿元,增长18%。
  今年以来,研究制定《传统消费升级行动》《新兴消费扩容行动》方案,提出32条务实措施。深化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印发《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稳定推进10个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县建设。创新开展“好品山东·嘉味年货”2022网上年货节、“第四届双品网购节暨非洲好物网购节”电商促消费山东专场、“2022金秋双节直播季”、“钜惠暖冬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今年前8个月,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3937.5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3461.3亿元,同比增长27.6%。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回望过去,山东商务系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成绩喜人。着眼未来,山东商务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切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效果为导向,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潍坊综合保税区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经海1号海洋牧场
  2019年10月19日—20日,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
  2022年2月11日,“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高端装备产业合作专场在济南举行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