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从“军营绿”到“志愿蓝”

2022-10-17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身边的榜样
    □ 本报通讯员 相子瑞
  本报记者 张海峰

  国庆假期,本是餐饮消费旺季,但平原县的“老友记”餐馆却“关门歇业”。原来,店主赵杨作为一名志愿者,每日忙碌于多个居民小区协助疫情防控,以至于他自己的餐馆无人打理。
  赵杨2005年参军,2007年12月光荣退伍。回到地方后,他不忘初心,热心公益,积极奉献社会。两年前,他还加入了蓝天救援志愿服务组织。从“军营绿”到“志愿蓝”,始终不变的是一颗忠诚为民的心。2022年8月“山东好人”发布时,赵杨榜上有名。
  离开军营已经15年,但赵杨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他至今依然坚持锻炼,不畏严寒酷暑。2019年,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他光荣地加入了民兵组织,先后参加民兵演练10余次。他坚持助学救困,近10年间累计捐赠5万余元。每年寒暑假,他都会买上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为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送上“暖心大礼包”。他开的餐馆,成为环卫工人歇脚的“爱心驿站”。每年他都会带着米面油等物品,探望老家的两户贫困老人,帮老人干些体力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赵杨毅然加入了平原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他背起近百斤的消杀药桶,跟随救援队伍参加防疫消杀任务百余起。有一段时间他吃住在外,防疫9件套不离身,困了就在车里休息一下,忙时顾不上回到车里,就直接躺在地板上进行短暂的休整。有一次,他在自家小区进行消杀作业时遇到妻子和女儿,他和女儿打招呼,女儿冲着“全副武装”的他怯生生地喊“爸爸,回家”。那一刻,赵杨眼睛发涩,差点落泪。
  2021年7月,河南发生洪灾,赵杨主动请缨,跟随支援队伍前往河南参加抗洪和灾后消杀。在一线灾区,他与队友共转运受灾群众200余人,运送赈灾物资1000余件,累计消杀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
  今年3月,平原县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赵杨再次请战,第一批进入疫情防控一线。出征当天早上,俩女儿向他行少先队队礼。当时赵杨一愣,回了敬礼。全程没有一句话,但他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投身抗疫的决心。这次行动,他累计完成139户农户、7所学校、23个社区和29家企业的消杀任务。
  追梦蓝天守初心,一腔热血铸军魂。一声“到”,一生到!赵杨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身边的榜样
    □ 本报通讯员 相子瑞
  本报记者 张海峰

  国庆假期,本是餐饮消费旺季,但平原县的“老友记”餐馆却“关门歇业”。原来,店主赵杨作为一名志愿者,每日忙碌于多个居民小区协助疫情防控,以至于他自己的餐馆无人打理。
  赵杨2005年参军,2007年12月光荣退伍。回到地方后,他不忘初心,热心公益,积极奉献社会。两年前,他还加入了蓝天救援志愿服务组织。从“军营绿”到“志愿蓝”,始终不变的是一颗忠诚为民的心。2022年8月“山东好人”发布时,赵杨榜上有名。
  离开军营已经15年,但赵杨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他至今依然坚持锻炼,不畏严寒酷暑。2019年,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他光荣地加入了民兵组织,先后参加民兵演练10余次。他坚持助学救困,近10年间累计捐赠5万余元。每年寒暑假,他都会买上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为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送上“暖心大礼包”。他开的餐馆,成为环卫工人歇脚的“爱心驿站”。每年他都会带着米面油等物品,探望老家的两户贫困老人,帮老人干些体力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赵杨毅然加入了平原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他背起近百斤的消杀药桶,跟随救援队伍参加防疫消杀任务百余起。有一段时间他吃住在外,防疫9件套不离身,困了就在车里休息一下,忙时顾不上回到车里,就直接躺在地板上进行短暂的休整。有一次,他在自家小区进行消杀作业时遇到妻子和女儿,他和女儿打招呼,女儿冲着“全副武装”的他怯生生地喊“爸爸,回家”。那一刻,赵杨眼睛发涩,差点落泪。
  2021年7月,河南发生洪灾,赵杨主动请缨,跟随支援队伍前往河南参加抗洪和灾后消杀。在一线灾区,他与队友共转运受灾群众200余人,运送赈灾物资1000余件,累计消杀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
  今年3月,平原县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赵杨再次请战,第一批进入疫情防控一线。出征当天早上,俩女儿向他行少先队队礼。当时赵杨一愣,回了敬礼。全程没有一句话,但他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投身抗疫的决心。这次行动,他累计完成139户农户、7所学校、23个社区和29家企业的消杀任务。
  追梦蓝天守初心,一腔热血铸军魂。一声“到”,一生到!赵杨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义无反顾,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