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凝心聚力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10-11 作者: 孙亚飞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胡 磊 孙亚飞 报道
  本报冠县讯 近日,“聊城这十年·冠县”主题新闻发布会在聊城召开。冠县县委书记张学宏介绍,十年来,冠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市工作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动员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生动实践,办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气象,成为冠县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多的十年。
  十年来,冠县坚持转型升级,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8%。全县规上企业达到330家。实施重点项目751个,4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县战略,建立“七链七专班”工作推进体系,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十年来,冠县坚持精准发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97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和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冠县灵芝国家级“药食同源”试点项目顺利获批,成功举办中国·冠县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投资50亿元的灵芝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顺利建设。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土地托管面积超过30万亩。集体经济实现大幅增长,80%以上行政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十年来,冠县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市四环路实现拓展外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十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南部新城初展雄姿,清泉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新改建城区道路61条,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104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8%,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投入运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冉海水库净水厂建成投用,农村饮水安全攻坚项目圆满完成。
  十年来,冠县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力得到新提升。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评价走在全市前列。预算绩效管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啄木鸟”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未成年人防溺水、农村自建房管理、“一证办证”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引进伊利集团、华能集团等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在冠县投资的中国500强企业达到13家。进出口总额十年增长3倍,外资使用实现大幅增长。冠州国际陆港启动实施,冠县驶入了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来,冠县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绘就新画卷。全县有高标准绿色通道427公里,农田林网化110万亩,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首位。全县林果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优质经济林面积16万亩,52种果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冠县樱桃、鸭梨、油桃畅销全国。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市民群众“绿色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十年来,冠县坚持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取得新飞跃。累计完成民生支出274.6亿元,占财政支出82%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6%和95.8%。新、改建学校137所,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省级食品安全县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被山东省确定推荐申报“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为聊城市唯一。
  十年来,冠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水平持续提升。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坚持在重大任务重点工作一线培养考察使用干部,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坚持严厉惩处与正向激励并举,逐步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大好局面。
  □记者 胡 磊 孙亚飞 报道
  本报冠县讯 近日,“聊城这十年·冠县”主题新闻发布会在聊城召开。冠县县委书记张学宏介绍,十年来,冠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市工作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动员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生动实践,办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气象,成为冠县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多的十年。
  十年来,冠县坚持转型升级,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8%。全县规上企业达到330家。实施重点项目751个,4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县战略,建立“七链七专班”工作推进体系,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十年来,冠县坚持精准发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97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和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冠县灵芝国家级“药食同源”试点项目顺利获批,成功举办中国·冠县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投资50亿元的灵芝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顺利建设。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土地托管面积超过30万亩。集体经济实现大幅增长,80%以上行政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十年来,冠县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市四环路实现拓展外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十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南部新城初展雄姿,清泉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新改建城区道路61条,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104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8%,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投入运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冉海水库净水厂建成投用,农村饮水安全攻坚项目圆满完成。
  十年来,冠县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力得到新提升。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评价走在全市前列。预算绩效管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啄木鸟”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未成年人防溺水、农村自建房管理、“一证办证”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引进伊利集团、华能集团等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在冠县投资的中国500强企业达到13家。进出口总额十年增长3倍,外资使用实现大幅增长。冠州国际陆港启动实施,冠县驶入了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来,冠县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绘就新画卷。全县有高标准绿色通道427公里,农田林网化110万亩,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首位。全县林果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优质经济林面积16万亩,52种果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冠县樱桃、鸭梨、油桃畅销全国。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市民群众“绿色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十年来,冠县坚持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取得新飞跃。累计完成民生支出274.6亿元,占财政支出82%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6%和95.8%。新、改建学校137所,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省级食品安全县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被山东省确定推荐申报“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为聊城市唯一。
  十年来,冠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水平持续提升。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坚持在重大任务重点工作一线培养考察使用干部,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坚持严厉惩处与正向激励并举,逐步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