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行:积厚成势 服务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

2022-10-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扎根齐鲁大地的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山东工行”)在工总行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决贯彻“48字”工作思路,谋划发展蓝图,遵循经营规律,找准转型路径,步履坚定地跑出了工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山东速度”。一直以来,山东工行既讲担当也讲规律,把自身发展融入全省大局之中,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实施“三步走”战略,即一年夯实基础、两年提质起势、三年全面振兴。经过攻坚努力,山东工行“三步走”战略进展顺利,人民金融底色不断彰显,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2年9月末,山东工行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大关,本外币贷款站稳1万亿元台阶,不良额、不良率持续“双降”,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服务和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书写了工商银行服务山东发展的“齐鲁答卷”。
坚持党建引领
擦亮政治本色

  金融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山东工行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激发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经营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工行活力”。
  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在思想层面,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领导干部带头讲授专题党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大选优树典力度。在实践层面,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实体经济,采取融资规划引导、绩效考核推动、巡察督办问责等方式,确保国家战略和工总行要求贯彻到位。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基层网点党员全覆盖,网点负责人的党员占比较2019年末提升22.8个百分点。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建立常态化职业晋升机制,出台激励干事创业专项意见,近两年1200余名网点人员实现职务层级晋升,占比超过70%。在工总行年度管理人员选拔聘用“一报告两评议”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一类行,选人用人满意度始终排名系统前两位。
  以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压实主体责任,修订《主体责任清单》,召开全行警示教育大会,发布清廉工行文化品牌,构建“双谈双促”常态化机制,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抓好会议精简和文件规范。在巡视整改的有力推动下,山东工行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引导干部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服务实体经济
贷款余额突破万亿

  山东工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扎实服务实体经济。2022年上半年,该行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山东省内首家贷款余额跨越万亿关口的国有金融机构,在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决扛起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山东工行牵头制定并向全省发布了“山东工行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5条措施”,坚决做到主动发力、应贷尽贷、尽早投放。6月份以来,在工总行统一部署下,先后在山东分会场举办了“信贷进万企 助力稳大盘”行动方案发布会暨银企座谈会、“百大项目 万亿融资 促投资 稳增长”云签约仪式,在“稳大盘”方面跑出“山东速度”,展现大行担当。
  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积厚成势。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被赋予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党中央提出“双碳”战略以来,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区域战略。2018年9月13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支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以来,山东工行向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累计投放表内外融资超过1.3万亿元。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工行制订信贷支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相关实施方案,将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相关公司信贷投放纳入全行投融资规划布局,分别围绕山东沿黄9市、25县,明确公司信贷投放的总量和增量目标。至今年8月末,山东工行在沿黄9市公司贷款较年初净增超过300亿元,同比多增90亿元,余额突破3500亿元。余额、增量在工商银行系统沿黄9省(区)中排名“双第一”,在省内可比同业中排名“双第一”。
  持续优化信贷布局,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山东工行聚焦重点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支持,持续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在制造业方面,连续三年出台《制造业服务指导意见》,全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2021年余额、增量均排名四行“双第一”;2022年前8个月,制造业贷款增量是同期的8.7倍,完成工总行全年计划的342%。在民营企业方面,搭平台,拓渠道,助发展。2020年民营企业有贷户增长74%,2021年民营企业贷款突破2000亿元。2022年前8个月,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多增120亿元。在普惠金融方面,着力打造普惠金融服务标杆银行,2020年、2021年普惠贷款均较年初增长58%,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9和46个百分点。2022年前8个月,普惠贷款增长接近3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个百分点。在科创金融方面,组建山东省银行业首家、系统内首家省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努力打造科创金融领军强行。截至2022年8月,山东工行科创贷款余额超过980亿元,服务科创企业客户总量突破2600户,走在了系统和同业前列。在绿色金融领域,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注重产品服务创新,全力支持“双碳”战略。2020、2021年绿色贷款余额、增量均排名四行“双第一”。2022年前8个月,绿色贷款增长260亿元,是同期增量的3.8倍。
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数字化转型

  改革转型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工行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确定了“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整体思路,着力提升经营发展的竞争力、适应性和普惠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其中,山东工行紧跟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坚持科技驱动,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统筹发挥数据、技术等生产要素价值,精准解决政府“难点”和民生“痛点”,以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出台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评价办法》等相关文件,于工行系统内首家设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在省行层面累计召开37次“数字山东工行”推动会。特别是今年山东省大力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山东工行被确定为金融领域唯一试点行。为此,该行制订工作方案,出台七项举措,推动业务数字化、线上化、自助化改造,尽快实现电子证照“亮码”开户,打造同业领先的“无证明”新模式。
  突出数字化运营,大力推进业务中台建设,完成代发业务、三方支付消费提升等47个中台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在信用卡方面,上半年贷款增量、消费额增量和增幅均排名系统第1。在客户服务方面,搭建全要素大数据、智能终端、云网点线上工作室等11个线上服务渠道,服务客户数量持续攀升。
  以创新为准绳,山东工行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让百姓民生充分体验到数字化发展红利。系统首家推出总分联动模式的教培云产品,与全省8个市22家教育局签订了教培监管协议,有效促进行业监管与良性发展;积极升级医保电子凭证支付清算平台,成为省医保局“一卡通行”唯一清算银行,为全省1亿参保人实现医保跨省清算;率先实现网点社保卡业务“一次办好”,全国首家在智能终端实现社保卡即时制发卡,打卡过程缩短至1分钟;与山东省文旅厅合作构建“文旅惠民券区块链监管平台”,截至8月末注册用户12万户,上链数据超过160万条,成功为消费券安全合规流转保驾护航,得到山东省文旅厅等单位的高度认可。
坚持人民为本
服务社会民生

  坚守初心使命,山东工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建设人民满意银行,争当服务民生“排头兵”。
  面对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山东工行坚守“人民金融”底色,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扎实做好个人贷款金融服务,助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房梦、创业梦和消费梦。特别是疫情以来,该行加大个人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满足个人客户消费经营类融资需求,合理满足人民群众住房信贷需求。截至2022年8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突破4300亿元大关,稳居同业首位,2020年以来增量超过1000亿元,努力建设“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
  对新市民群体,山东工行围绕“职、住、养”三大类核心需要,依托“工银心连新”服务品牌,因地制宜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金融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同时,该行还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以自身实际行动积极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持续开展“爱购山东”信用卡消费优惠活动,搭建起了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医、育八大惠民场景,涉及商户5000余家,惠及人数超过400万人次,带动2022年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突破600亿元,切实以金融助力全省消费提升。
  始终坚持维护客户权益,山东工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作为经营转型的方向指引和消保工作的根本遵循。切实提升服务水平,连续三年开展“暖心工行智惠服务”活动,推出“十项服务新举措”,持续提升客户体验,5家网点获评中银协“千佳网点”,数量同业最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开展消保公益宣传,尤其注重加强老年人、青少年、农村居民等群体的金融宣教力度,2021年成功承办省银保监局“弘扬敬老传统 乐享智慧金融”活动启动仪式,连续获得银保监局消保宣传优秀组织单位。2020年,山东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排名工行系统第2,创下历史最好成绩。2021年服务工作考核排名工行系统第2。
  十年来,在山东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从泰山之巅到万亩麦田,从黄河滩区到蒙山沂水,工行人用脚步丈量齐鲁大地,用事业服务社会发展,为这个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着眼未来,山东工行积厚成势再出发,聚焦“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坚定落实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山东发展,推动信贷投放提速上量,争做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者”和金融转型发展的“领跑者”,为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①山东工行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持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②山东工行精准发力,激活科创企业发展潜力
③山东工行创新提出“十专”工作举措,推动改善制造业信贷环境
④山东工行完善线下服务渠道建设,打造“小微企业之家”
⑤山东工行员工走村入户宣传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产品
⑥山东工行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积极为军人、军属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扎根齐鲁大地的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山东工行”)在工总行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决贯彻“48字”工作思路,谋划发展蓝图,遵循经营规律,找准转型路径,步履坚定地跑出了工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山东速度”。一直以来,山东工行既讲担当也讲规律,把自身发展融入全省大局之中,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实施“三步走”战略,即一年夯实基础、两年提质起势、三年全面振兴。经过攻坚努力,山东工行“三步走”战略进展顺利,人民金融底色不断彰显,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2年9月末,山东工行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大关,本外币贷款站稳1万亿元台阶,不良额、不良率持续“双降”,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服务和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书写了工商银行服务山东发展的“齐鲁答卷”。
坚持党建引领
擦亮政治本色

  金融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山东工行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激发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经营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工行活力”。
  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在思想层面,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领导干部带头讲授专题党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大选优树典力度。在实践层面,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实体经济,采取融资规划引导、绩效考核推动、巡察督办问责等方式,确保国家战略和工总行要求贯彻到位。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基层网点党员全覆盖,网点负责人的党员占比较2019年末提升22.8个百分点。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建立常态化职业晋升机制,出台激励干事创业专项意见,近两年1200余名网点人员实现职务层级晋升,占比超过70%。在工总行年度管理人员选拔聘用“一报告两评议”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一类行,选人用人满意度始终排名系统前两位。
  以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压实主体责任,修订《主体责任清单》,召开全行警示教育大会,发布清廉工行文化品牌,构建“双谈双促”常态化机制,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抓好会议精简和文件规范。在巡视整改的有力推动下,山东工行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引导干部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服务实体经济
贷款余额突破万亿

  山东工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扎实服务实体经济。2022年上半年,该行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山东省内首家贷款余额跨越万亿关口的国有金融机构,在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决扛起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山东工行牵头制定并向全省发布了“山东工行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5条措施”,坚决做到主动发力、应贷尽贷、尽早投放。6月份以来,在工总行统一部署下,先后在山东分会场举办了“信贷进万企 助力稳大盘”行动方案发布会暨银企座谈会、“百大项目 万亿融资 促投资 稳增长”云签约仪式,在“稳大盘”方面跑出“山东速度”,展现大行担当。
  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积厚成势。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被赋予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党中央提出“双碳”战略以来,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区域战略。2018年9月13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支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以来,山东工行向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累计投放表内外融资超过1.3万亿元。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工行制订信贷支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相关实施方案,将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相关公司信贷投放纳入全行投融资规划布局,分别围绕山东沿黄9市、25县,明确公司信贷投放的总量和增量目标。至今年8月末,山东工行在沿黄9市公司贷款较年初净增超过300亿元,同比多增90亿元,余额突破3500亿元。余额、增量在工商银行系统沿黄9省(区)中排名“双第一”,在省内可比同业中排名“双第一”。
  持续优化信贷布局,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山东工行聚焦重点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支持,持续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在制造业方面,连续三年出台《制造业服务指导意见》,全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2021年余额、增量均排名四行“双第一”;2022年前8个月,制造业贷款增量是同期的8.7倍,完成工总行全年计划的342%。在民营企业方面,搭平台,拓渠道,助发展。2020年民营企业有贷户增长74%,2021年民营企业贷款突破2000亿元。2022年前8个月,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多增120亿元。在普惠金融方面,着力打造普惠金融服务标杆银行,2020年、2021年普惠贷款均较年初增长58%,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9和46个百分点。2022年前8个月,普惠贷款增长接近3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个百分点。在科创金融方面,组建山东省银行业首家、系统内首家省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努力打造科创金融领军强行。截至2022年8月,山东工行科创贷款余额超过980亿元,服务科创企业客户总量突破2600户,走在了系统和同业前列。在绿色金融领域,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注重产品服务创新,全力支持“双碳”战略。2020、2021年绿色贷款余额、增量均排名四行“双第一”。2022年前8个月,绿色贷款增长260亿元,是同期增量的3.8倍。
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数字化转型

  改革转型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工行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确定了“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整体思路,着力提升经营发展的竞争力、适应性和普惠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其中,山东工行紧跟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坚持科技驱动,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统筹发挥数据、技术等生产要素价值,精准解决政府“难点”和民生“痛点”,以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出台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评价办法》等相关文件,于工行系统内首家设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在省行层面累计召开37次“数字山东工行”推动会。特别是今年山东省大力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山东工行被确定为金融领域唯一试点行。为此,该行制订工作方案,出台七项举措,推动业务数字化、线上化、自助化改造,尽快实现电子证照“亮码”开户,打造同业领先的“无证明”新模式。
  突出数字化运营,大力推进业务中台建设,完成代发业务、三方支付消费提升等47个中台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在信用卡方面,上半年贷款增量、消费额增量和增幅均排名系统第1。在客户服务方面,搭建全要素大数据、智能终端、云网点线上工作室等11个线上服务渠道,服务客户数量持续攀升。
  以创新为准绳,山东工行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让百姓民生充分体验到数字化发展红利。系统首家推出总分联动模式的教培云产品,与全省8个市22家教育局签订了教培监管协议,有效促进行业监管与良性发展;积极升级医保电子凭证支付清算平台,成为省医保局“一卡通行”唯一清算银行,为全省1亿参保人实现医保跨省清算;率先实现网点社保卡业务“一次办好”,全国首家在智能终端实现社保卡即时制发卡,打卡过程缩短至1分钟;与山东省文旅厅合作构建“文旅惠民券区块链监管平台”,截至8月末注册用户12万户,上链数据超过160万条,成功为消费券安全合规流转保驾护航,得到山东省文旅厅等单位的高度认可。
坚持人民为本
服务社会民生

  坚守初心使命,山东工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建设人民满意银行,争当服务民生“排头兵”。
  面对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山东工行坚守“人民金融”底色,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扎实做好个人贷款金融服务,助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房梦、创业梦和消费梦。特别是疫情以来,该行加大个人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满足个人客户消费经营类融资需求,合理满足人民群众住房信贷需求。截至2022年8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突破4300亿元大关,稳居同业首位,2020年以来增量超过1000亿元,努力建设“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
  对新市民群体,山东工行围绕“职、住、养”三大类核心需要,依托“工银心连新”服务品牌,因地制宜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金融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同时,该行还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以自身实际行动积极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持续开展“爱购山东”信用卡消费优惠活动,搭建起了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医、育八大惠民场景,涉及商户5000余家,惠及人数超过400万人次,带动2022年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突破600亿元,切实以金融助力全省消费提升。
  始终坚持维护客户权益,山东工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作为经营转型的方向指引和消保工作的根本遵循。切实提升服务水平,连续三年开展“暖心工行智惠服务”活动,推出“十项服务新举措”,持续提升客户体验,5家网点获评中银协“千佳网点”,数量同业最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开展消保公益宣传,尤其注重加强老年人、青少年、农村居民等群体的金融宣教力度,2021年成功承办省银保监局“弘扬敬老传统 乐享智慧金融”活动启动仪式,连续获得银保监局消保宣传优秀组织单位。2020年,山东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排名工行系统第2,创下历史最好成绩。2021年服务工作考核排名工行系统第2。
  十年来,在山东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从泰山之巅到万亩麦田,从黄河滩区到蒙山沂水,工行人用脚步丈量齐鲁大地,用事业服务社会发展,为这个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着眼未来,山东工行积厚成势再出发,聚焦“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坚定落实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山东发展,推动信贷投放提速上量,争做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者”和金融转型发展的“领跑者”,为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①山东工行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持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②山东工行精准发力,激活科创企业发展潜力
③山东工行创新提出“十专”工作举措,推动改善制造业信贷环境
④山东工行完善线下服务渠道建设,打造“小微企业之家”
⑤山东工行员工走村入户宣传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产品
⑥山东工行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积极为军人、军属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