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

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破题起航

2022-10-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胡 磊 薛良诚
  通讯员 王忠友 孟庆朋 报道
  本报聊城讯 “水波千年未变,时代已万象更新。十年来,聊城市东昌府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解决了许多以前悬而未决的难题,攻克了许多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困难,干成了许多以前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实现破题起航。”在9月27日举行的“聊城这十年·东昌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东昌府区委书记马军权介绍了东昌府这十年发生的深刻变化。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经济总量、增速实现“双提升”。全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01.6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524.4亿元;年均增长7.5%,保持中高速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17元,居全市第一。获得中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先后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质量成色更足。三次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15.2:40.2:44.6调整为2021年的6.3:21.1:72.6,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制造业水平稳步提升,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的21个。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形成“有时尚商业气质、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水城民俗记忆、有魅力城市风貌”的特色商业街区品牌。发展后劲蓬勃有力,高新技术企业由6家增至51家,获评全省创新驱动示范区。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科学谋划协调推进,城乡变化日新月异。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94.5公里,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系统推进城市更新,5万余名群众喜迁新居,一批市政道路、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健全交通出行、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高铁新区启动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力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全国文明城市,聊城“首善之区”建设持续深化。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迸发。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实现翻番增长。经济和生态文明、民主法治、文化等六大领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加快融入“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开拓RCEP新市场,深化与日韩、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十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7.2亿元,同比增长72.7%。积极组织参加青岛峰会、投洽会和进口博览会等招商活动,今年1—8月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3268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推动普惠均衡之变,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严从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四史”教育,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市书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活动实现全覆盖。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深入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确保了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扎实推进“四减四增”行动,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东昌府区委获得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

  □记者 胡 磊 薛良诚
  通讯员 王忠友 孟庆朋 报道
  本报聊城讯 “水波千年未变,时代已万象更新。十年来,聊城市东昌府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解决了许多以前悬而未决的难题,攻克了许多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困难,干成了许多以前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实现破题起航。”在9月27日举行的“聊城这十年·东昌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东昌府区委书记马军权介绍了东昌府这十年发生的深刻变化。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经济总量、增速实现“双提升”。全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01.6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524.4亿元;年均增长7.5%,保持中高速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17元,居全市第一。获得中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先后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质量成色更足。三次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15.2:40.2:44.6调整为2021年的6.3:21.1:72.6,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制造业水平稳步提升,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的21个。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形成“有时尚商业气质、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水城民俗记忆、有魅力城市风貌”的特色商业街区品牌。发展后劲蓬勃有力,高新技术企业由6家增至51家,获评全省创新驱动示范区。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科学谋划协调推进,城乡变化日新月异。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94.5公里,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系统推进城市更新,5万余名群众喜迁新居,一批市政道路、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健全交通出行、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高铁新区启动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力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全国文明城市,聊城“首善之区”建设持续深化。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迸发。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实现翻番增长。经济和生态文明、民主法治、文化等六大领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加快融入“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开拓RCEP新市场,深化与日韩、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十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7.2亿元,同比增长72.7%。积极组织参加青岛峰会、投洽会和进口博览会等招商活动,今年1—8月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3268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推动普惠均衡之变,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严从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四史”教育,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市书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活动实现全覆盖。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深入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确保了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扎实推进“四减四增”行动,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
  新时代这十年,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东昌府区委获得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