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宁阳描绘“大强富美安”新蓝图

2022-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汶河滔滔,不舍昼夜。十载,之于滚滚西逝的汶河水如同沧海一粟;十载,之于宁山之阳、汶水之滨的宁阳却又是爬坡过坎、绝不寻常的十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宁阳人民用奋斗为过去的十年标注意义。
  十年来,宁阳人民众志成城强经济、谋发展,壮大经济体量;十年来,宁阳举全县之力优结构、促转型,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十年来,宁阳县协同一体强基础、提品质,更加注重宜居宜业;十年来,宁阳县用心用情解民忧、惠民生,倾力增进群众福祉。十年来,宁阳县被评定为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功纳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山东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山东省基层党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前,宁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处处呈现新气象:截至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74.14亿元、141.19亿元,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724元、41278元……十年的发展,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一个个成绩、一组组数据,映射出宁阳辉煌的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答卷,托起宁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董文一 赵峰
  
舞起工业“龙头”
强化产业链韧性
筑牢发展基本盘

  行走宁阳大地,感受时代脉搏。初秋时节,宁阳县各个重点项目建设施工正酣,只见工地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建设者们抢工期、赶进度,演绎着项目建设的“宁阳速度、宁阳气势”。
  工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要,坚定不移抓工业,始终是提振地方经济硬实力、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不二法门”。党的十八大以来,宁阳县心无旁骛、保持定力,聚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提振工业经济,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2年4月25日,“云签约”德诺森高端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项目等28个项目……面对新一轮疫情冲击,宁阳县开拓“云洽谈”“云签约”工作新路径,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建链、补链、强链为主攻方向,集中培植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组建产业链专班,绘制产业招商链图谱。宁阳县成立招商投资公司,实行“招商+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助推、产业生态运营”综合性国有招商引资投资主体。今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89个,总投资239.3亿元。
  “真金白银支持,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灿玉说。宁阳县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县的意见》,从项目招引、项目建设、产业培强等11个方面对项目(企业)进行真金白银的扶持激励。
  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龙头,宁阳县把现有企业培植作为有效抓手,实施企业梯次培植“520”行动,主动帮助企业策划技改扩规、延链补链项目,着力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县级干部+机关干部”包保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包保企业、项目,组建要素保障工作专班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打造“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方式最优、费用最少”的政务服务品牌。全县整体谋划、错位发展,立足园区打造经济建设主战场,构建“三区四园”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企业“成长雁阵”。今年1—8月份,宁阳县15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3%,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绿色发展理念
为县域腾飞绘就生态底色

  天蓝气净、水清地绿、鸟语花香,一个个街头公园,如雨后春笋,扮靓城市;一条条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贯通南北;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映照万家灯火……十年来,宁阳县立足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铁有痕的措施,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优越的生态环境也为宁阳带来了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试点、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等一系列“绿色名片”。
  “家门口有了球场,还能领着孩子在公园散步。”在金阳大街与杏岗路交叉口绿地,正在健身的市民王先生说。
  走在宁阳街头,颜值“爆棚”的街头公园让人赏心悦目。近年来,宁阳县先后建成党章公园、文园、蟋都公园等街角公园,目前城区有街头绿地28处,建成区绿地面积85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4.34平方米。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宁阳县坚持“面子”“里子”并重,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一体推进,今年重点推进5大类60个城建项目,加快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水系连通、重点片区改造、道路综合整治提升以及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等工程,打造“16纵11横”的城区路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气化、信息化“新七化”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扮靓城市的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提升,更有人人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乡风。八仙桥街道青川围子村以“三榜”治村,“孝德榜”“品德榜”“业绩榜”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走进了群众心里。嘉禾园小区则以“人文嘉禾·家风习习”为主题,设置“家风传承”“邻里和谐”“孝亲敬老”楼道示范点,整合网格党支部、小区物业、驻地单位等力量打造“红色服务体系”,形成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协同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好家风支撑起社会好风气,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宁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军说。宁阳县把家风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让“自治”与“德治”结合,以家风之美促社会风气文明和谐。
  初秋,驻足海子河边,目之所及,流水潺湲,野鸭翔游,白鹭起舞,蒹葭苍苍。微风拂来,荡起圈圈涟漪,卷起阵阵清香。“去年夏天,海子河的水质还很差,下水走一圈,腿肚子都痒痒。今年以来,感觉海子河一下子变了个样,水也清了,草也绿了,又能下河捉鱼摸虾了,有了我们‘80后’小时候的感觉!”海子河附近村民刘长富感慨。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宁阳分局生态科科长韩峰告诉笔者,为全面提升海子河水生态环境,宁阳县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为海子河清淤整治,给污染河段“大换血”,并在海子河河底栽植70余万株水生植物,播撒四季青草种2万余平方米,持续提升海子河湿地自净能力。此外,宁阳县已启动海子河湿地公园建设。今年,宁阳县重点在净化、绿化上下功夫,开展了清理路域环境、清理黑臭水体、清理村内外垃圾、清理坑塘沟渠垃圾“四清”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民生改善创新
印出群众的“幸福账单”

  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民生从来通民心。十年来,宁阳县始终恪守“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每年确定一批重要民生事项,把人民群众期盼的事、认可的事、受惠的事办成办好,让发展成果更有民生含量。
  “15元标准,4个红烧狮子头、西红柿炒鸡蛋,主食是米饭。”一大清早,泰安凌云集团开元养老公司总经理尚国华乘坐第七路送餐车,打电话向准备接餐的护工介绍本周的助餐。据了解,宁阳县聚焦县内3600多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推行“幸福来敲门”分散供养照护套餐,把“供养清单”变为特困群众的“幸福账单”。
  2021年底,宁阳县启动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机制,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县财政出资890多万元为宁阳籍和非宁阳籍在宁阳工作的人购买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目前已累计补助255人次,支付500.98余万元。其中,在单笔最大报销案例中,大病患者产生全部医疗费用55.97万元,居民医保等报销27.33万元,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报销19.77万元,个人最终负担8.87万元,报销比例从49%提高至84%。
  “为照顾我们这些外地员工,县里专门建设了公寓,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周边有食堂超市,上下班有班车,没有生活顾虑,我们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刚搬进蓝领公寓居住的职工张广波点赞说。
  给产业工人一个温暖的家,宁阳县实施人才住房保障工程,建设人才之家公寓,以用户思维、周到服务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安居环境。充分发挥活力双创园等创业平台作用,落实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扶持创新创业,对需招工的企业靠上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宁阳县着力推进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成江山实验学校等项目,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健康宁阳”。
  “宁阳县不断加强民生改善创新,今年确定了为民要办的11件重要民生事项,积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宁阳县委书记王立军说,十年求索,宁阳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站在新起点,宁阳县将伴随着全省吹响“走在前、开新局”的奋进号角,闻声而动,踏上征程,以厚积薄发之势向着建设“大强富美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阳进发。

  
  
  
  ①宁阳县东部新城区鸟瞰图
  ②宁阳县推行“幸福来敲门”分散供养照护套餐以来,已为2665位老人过了难忘的生日
  ③宁阳县化工园区鸟瞰图
  ④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志强展示正在进行试验生产的蜂巢能源“短刀电池”电池壳
  ⑤枣农在晒枣
  ⑥治理后的海子河
  汶河滔滔,不舍昼夜。十载,之于滚滚西逝的汶河水如同沧海一粟;十载,之于宁山之阳、汶水之滨的宁阳却又是爬坡过坎、绝不寻常的十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宁阳人民用奋斗为过去的十年标注意义。
  十年来,宁阳人民众志成城强经济、谋发展,壮大经济体量;十年来,宁阳举全县之力优结构、促转型,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十年来,宁阳县协同一体强基础、提品质,更加注重宜居宜业;十年来,宁阳县用心用情解民忧、惠民生,倾力增进群众福祉。十年来,宁阳县被评定为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功纳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山东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山东省基层党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前,宁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处处呈现新气象:截至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74.14亿元、141.19亿元,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724元、41278元……十年的发展,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一个个成绩、一组组数据,映射出宁阳辉煌的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答卷,托起宁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董文一 赵峰
  
舞起工业“龙头”
强化产业链韧性
筑牢发展基本盘

  行走宁阳大地,感受时代脉搏。初秋时节,宁阳县各个重点项目建设施工正酣,只见工地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建设者们抢工期、赶进度,演绎着项目建设的“宁阳速度、宁阳气势”。
  工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要,坚定不移抓工业,始终是提振地方经济硬实力、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不二法门”。党的十八大以来,宁阳县心无旁骛、保持定力,聚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提振工业经济,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2年4月25日,“云签约”德诺森高端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项目等28个项目……面对新一轮疫情冲击,宁阳县开拓“云洽谈”“云签约”工作新路径,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建链、补链、强链为主攻方向,集中培植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组建产业链专班,绘制产业招商链图谱。宁阳县成立招商投资公司,实行“招商+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助推、产业生态运营”综合性国有招商引资投资主体。今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89个,总投资239.3亿元。
  “真金白银支持,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灿玉说。宁阳县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县的意见》,从项目招引、项目建设、产业培强等11个方面对项目(企业)进行真金白银的扶持激励。
  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龙头,宁阳县把现有企业培植作为有效抓手,实施企业梯次培植“520”行动,主动帮助企业策划技改扩规、延链补链项目,着力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县级干部+机关干部”包保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包保企业、项目,组建要素保障工作专班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打造“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方式最优、费用最少”的政务服务品牌。全县整体谋划、错位发展,立足园区打造经济建设主战场,构建“三区四园”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企业“成长雁阵”。今年1—8月份,宁阳县15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3%,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绿色发展理念
为县域腾飞绘就生态底色

  天蓝气净、水清地绿、鸟语花香,一个个街头公园,如雨后春笋,扮靓城市;一条条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贯通南北;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映照万家灯火……十年来,宁阳县立足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铁有痕的措施,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优越的生态环境也为宁阳带来了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试点、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等一系列“绿色名片”。
  “家门口有了球场,还能领着孩子在公园散步。”在金阳大街与杏岗路交叉口绿地,正在健身的市民王先生说。
  走在宁阳街头,颜值“爆棚”的街头公园让人赏心悦目。近年来,宁阳县先后建成党章公园、文园、蟋都公园等街角公园,目前城区有街头绿地28处,建成区绿地面积85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4.34平方米。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宁阳县坚持“面子”“里子”并重,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一体推进,今年重点推进5大类60个城建项目,加快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水系连通、重点片区改造、道路综合整治提升以及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等工程,打造“16纵11横”的城区路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气化、信息化“新七化”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扮靓城市的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提升,更有人人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乡风。八仙桥街道青川围子村以“三榜”治村,“孝德榜”“品德榜”“业绩榜”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走进了群众心里。嘉禾园小区则以“人文嘉禾·家风习习”为主题,设置“家风传承”“邻里和谐”“孝亲敬老”楼道示范点,整合网格党支部、小区物业、驻地单位等力量打造“红色服务体系”,形成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协同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好家风支撑起社会好风气,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宁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军说。宁阳县把家风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让“自治”与“德治”结合,以家风之美促社会风气文明和谐。
  初秋,驻足海子河边,目之所及,流水潺湲,野鸭翔游,白鹭起舞,蒹葭苍苍。微风拂来,荡起圈圈涟漪,卷起阵阵清香。“去年夏天,海子河的水质还很差,下水走一圈,腿肚子都痒痒。今年以来,感觉海子河一下子变了个样,水也清了,草也绿了,又能下河捉鱼摸虾了,有了我们‘80后’小时候的感觉!”海子河附近村民刘长富感慨。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宁阳分局生态科科长韩峰告诉笔者,为全面提升海子河水生态环境,宁阳县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为海子河清淤整治,给污染河段“大换血”,并在海子河河底栽植70余万株水生植物,播撒四季青草种2万余平方米,持续提升海子河湿地自净能力。此外,宁阳县已启动海子河湿地公园建设。今年,宁阳县重点在净化、绿化上下功夫,开展了清理路域环境、清理黑臭水体、清理村内外垃圾、清理坑塘沟渠垃圾“四清”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民生改善创新
印出群众的“幸福账单”

  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民生从来通民心。十年来,宁阳县始终恪守“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每年确定一批重要民生事项,把人民群众期盼的事、认可的事、受惠的事办成办好,让发展成果更有民生含量。
  “15元标准,4个红烧狮子头、西红柿炒鸡蛋,主食是米饭。”一大清早,泰安凌云集团开元养老公司总经理尚国华乘坐第七路送餐车,打电话向准备接餐的护工介绍本周的助餐。据了解,宁阳县聚焦县内3600多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推行“幸福来敲门”分散供养照护套餐,把“供养清单”变为特困群众的“幸福账单”。
  2021年底,宁阳县启动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机制,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县财政出资890多万元为宁阳籍和非宁阳籍在宁阳工作的人购买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目前已累计补助255人次,支付500.98余万元。其中,在单笔最大报销案例中,大病患者产生全部医疗费用55.97万元,居民医保等报销27.33万元,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报销19.77万元,个人最终负担8.87万元,报销比例从49%提高至84%。
  “为照顾我们这些外地员工,县里专门建设了公寓,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周边有食堂超市,上下班有班车,没有生活顾虑,我们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刚搬进蓝领公寓居住的职工张广波点赞说。
  给产业工人一个温暖的家,宁阳县实施人才住房保障工程,建设人才之家公寓,以用户思维、周到服务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安居环境。充分发挥活力双创园等创业平台作用,落实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扶持创新创业,对需招工的企业靠上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宁阳县着力推进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成江山实验学校等项目,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健康宁阳”。
  “宁阳县不断加强民生改善创新,今年确定了为民要办的11件重要民生事项,积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宁阳县委书记王立军说,十年求索,宁阳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站在新起点,宁阳县将伴随着全省吹响“走在前、开新局”的奋进号角,闻声而动,踏上征程,以厚积薄发之势向着建设“大强富美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阳进发。

  
  
  
  ①宁阳县东部新城区鸟瞰图
  ②宁阳县推行“幸福来敲门”分散供养照护套餐以来,已为2665位老人过了难忘的生日
  ③宁阳县化工园区鸟瞰图
  ④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志强展示正在进行试验生产的蜂巢能源“短刀电池”电池壳
  ⑤枣农在晒枣
  ⑥治理后的海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