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 誓争第一加快推进“五个新泰”建设进程
2022-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高相来 赵洁
“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新建新能源整车生产线5条,配套建设试车跑道、研发中心、生活设施等基础设施,达到年产1万辆新能源整车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1亿元,今年年底实现试生产。”近日,在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项目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推土机、挖掘机、运输卡车穿梭,到处是紧张的施工场景。对于项目前景,山东本途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进科信心满满。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项目,开启了新能源整车制造崭新篇章,也是新泰市筑牢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真实写照。过去十年,新泰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三聚三集”战略,突出特色亮点培育,全力做好稳增长、促转型、防风险、抓改革、优环境、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五个新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7元,新泰居2021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6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6位。
回望来路:
砥砺奋进的十年 成就亮点纷呈
时间从不辜负前行者、拼搏者。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硕果累累——
成就一:项目带动,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瞄准“四新”,对接“四最”,大小内外一起上项目。争取到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县等10余项重大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华能集团、山东能源、鲁商集团、山东土发、山东港口等国企省企战略合作,华能光纤光棒、正大新能源、新巨丰泰东无菌包材、同益中特种纤维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投产,特变鲁缆超高压电缆生产及智能化、润通齿轮多向智能精密成型、润德生物年产1万吨氨基葡萄糖、龙辉数字化工厂等一批技改项目实施见效。一个个数字印证了新泰市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以重大项目支撑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选择。
成就二:三产融合,产业支撑更加有力。
工业更强,农业更优,三产更活。
论工业,输变电设备、汽车装备、高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量质并举,新能源、光电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88家,培育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83家、150家,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县。
看农业,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36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片区56个,发展家庭农场26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52家。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
说三产,扎实做好“旅游+”“健康+”“物流+”“电商+”文章,卓越·财富广场、吾悦广场、银座家居等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新泰—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开通运营,培育3A级景区5家,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成就三:一体推进,城乡发展阔步前行。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聚焦“精致城市、品质新泰”目标,推进青云城区、新汶城区、新甫城区“三区”联动开发,滨湖新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新台、董梁、京沪高速新泰段改扩建等工程竣工通车,园林、环卫、市政、物业等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品质化。城市建成区面积69.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4%,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省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3个县级市之一。
乡村振兴势头强劲。深入实施“两通三顺一美”工程,全市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基本实现“户户通”,完成农村改厕13.7万户,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542个、“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22.48%,建成泰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6个,获评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山东省乡村振兴一等县。
成就四:深化改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成为全省“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唯一试点单位,国家出台的政务服务国家标准中新泰市共主持或参与制定了16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可全程网办事项均达到100%,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
成就五: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高质量实施5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0.47%;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87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62所、幼儿园112处;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普惠化的民生保障体系,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成就六:创新方式,基层党建全面加强。
从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分类培养”,到深化“育苗升级”工程,再到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实施“红色家园”行动,行业党建攻坚和园区党建提档行动,优化调整城区网格495个,配备“双楼长”4995名,基层基础建设环环相扣,党建引领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事、要事、难事面前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急难险重一线党旗始终高高飘扬。
着眼当下:
构筑新型工业化强市 动能竞相释放
从创新性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氨基葡萄糖,到10000吨生物制备氨糖生产线达产运行,再到市场占有率世界首位……10余年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如今,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氨糖生产商,客户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氨基葡萄糖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润德生物是新泰市构筑工业化强市新高地结出的硕果。新泰市采取数字赋能、技改扩能、转型提能、培植新动能的综合措施,梳理确定起重机械、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输变电等重点产业实施链长制,编制产业链规划,推行“1个图谱”“N张清单”,明晰发展方向、突破路径和项目支撑,“一链一策”推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等工作,全力打好打赢工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新泰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从策划、招引到签约,到开工落地、竣工投产,到企业生产经营,建立了一整套体系和工作制度,策划储备、引进建设了一批优质项目,做强发展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吉利远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车等优质项目90个,纳统工业技改项目136个,工业技改投资预计同比增长44.8%。
围绕破解产业链的断点堵点难点,聚焦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和生产运营等关键环节,新泰通过实行副县级领导干部“1+1+1”包保、产业链专班帮扶以及人大、政协联系企业制度,构建问题收集、转办、处理、督办、通报的闭环处理机制;成立项目要素保障小组,推行绿黄红“三色”管理模式,实打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560余个。
随着发展动能的充分释放,新泰市经济发展强势提速。1—8月份,工业总产值完成303.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
展望未来:
聚力建设“五个新泰”
脚步铿锵坚定
望远才觉天地阔,实干方能破浪行。
今年以来,新泰成立工业推进委、推进办,实体运作14条产业链,重点培强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食品)加工、精细化工3个传统产业,新能源及装备、新能源车辆及工程机械、光电科技3个新兴产业,聚力打造绿色、低碳、现代工业体系,工业新泰节拍强劲。
19家企业被认定为泰安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企业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企业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重点“小巨人”企业,新巨丰科技包装实现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5亿元,创新新泰活力四射。
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诚信体系,创优营商环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泰、法治新泰、信用新泰,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加大城乡“七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做大城市经济,做强镇域经济,推动产、城、人、文一体发展。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态解决机制,做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就业增收、文明共建,守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风险防范、社会稳定等底线红线,让群众有钱花、心气顺,获得感浓浓、幸福感满满。
“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将以实为本,以干为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心,接续推进‘七个强市、一个中心’奋斗目标和工作路径,为泰安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新泰力量。”新泰市委书记宋鸿鹏表示,聚焦“登高望远、誓争第一”工作标准,新泰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坚定高举“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大旗,加快建设工业新泰、创新新泰、法治新泰、美丽新泰、幸福新泰。
①金秋时节的新泰,湖光山色两相宜
②35家城乡书房点亮了城市阅读之灯
③天成智佳智能AI产业园车间工人在检查产品质量
④金运河LED显示屏生产车间
⑤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⑥新泰刘杜镇2.3万亩山楂喜获丰收
⑦惠美农牧·泰山百合和园美景怡人
“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新建新能源整车生产线5条,配套建设试车跑道、研发中心、生活设施等基础设施,达到年产1万辆新能源整车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1亿元,今年年底实现试生产。”近日,在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项目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推土机、挖掘机、运输卡车穿梭,到处是紧张的施工场景。对于项目前景,山东本途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进科信心满满。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项目,开启了新能源整车制造崭新篇章,也是新泰市筑牢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真实写照。过去十年,新泰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三聚三集”战略,突出特色亮点培育,全力做好稳增长、促转型、防风险、抓改革、优环境、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五个新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7元,新泰居2021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6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6位。
回望来路:
砥砺奋进的十年 成就亮点纷呈
时间从不辜负前行者、拼搏者。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硕果累累——
成就一:项目带动,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瞄准“四新”,对接“四最”,大小内外一起上项目。争取到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县等10余项重大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华能集团、山东能源、鲁商集团、山东土发、山东港口等国企省企战略合作,华能光纤光棒、正大新能源、新巨丰泰东无菌包材、同益中特种纤维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投产,特变鲁缆超高压电缆生产及智能化、润通齿轮多向智能精密成型、润德生物年产1万吨氨基葡萄糖、龙辉数字化工厂等一批技改项目实施见效。一个个数字印证了新泰市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以重大项目支撑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选择。
成就二:三产融合,产业支撑更加有力。
工业更强,农业更优,三产更活。
论工业,输变电设备、汽车装备、高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量质并举,新能源、光电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88家,培育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83家、150家,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县。
看农业,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36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片区56个,发展家庭农场26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52家。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
说三产,扎实做好“旅游+”“健康+”“物流+”“电商+”文章,卓越·财富广场、吾悦广场、银座家居等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新泰—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开通运营,培育3A级景区5家,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成就三:一体推进,城乡发展阔步前行。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聚焦“精致城市、品质新泰”目标,推进青云城区、新汶城区、新甫城区“三区”联动开发,滨湖新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新台、董梁、京沪高速新泰段改扩建等工程竣工通车,园林、环卫、市政、物业等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品质化。城市建成区面积69.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4%,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省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3个县级市之一。
乡村振兴势头强劲。深入实施“两通三顺一美”工程,全市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基本实现“户户通”,完成农村改厕13.7万户,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542个、“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22.48%,建成泰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6个,获评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山东省乡村振兴一等县。
成就四:深化改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成为全省“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唯一试点单位,国家出台的政务服务国家标准中新泰市共主持或参与制定了16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可全程网办事项均达到100%,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
成就五: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高质量实施5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0.47%;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87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62所、幼儿园112处;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普惠化的民生保障体系,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成就六:创新方式,基层党建全面加强。
从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分类培养”,到深化“育苗升级”工程,再到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实施“红色家园”行动,行业党建攻坚和园区党建提档行动,优化调整城区网格495个,配备“双楼长”4995名,基层基础建设环环相扣,党建引领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事、要事、难事面前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急难险重一线党旗始终高高飘扬。
着眼当下:
构筑新型工业化强市 动能竞相释放
从创新性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氨基葡萄糖,到10000吨生物制备氨糖生产线达产运行,再到市场占有率世界首位……10余年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如今,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氨糖生产商,客户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氨基葡萄糖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润德生物是新泰市构筑工业化强市新高地结出的硕果。新泰市采取数字赋能、技改扩能、转型提能、培植新动能的综合措施,梳理确定起重机械、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输变电等重点产业实施链长制,编制产业链规划,推行“1个图谱”“N张清单”,明晰发展方向、突破路径和项目支撑,“一链一策”推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等工作,全力打好打赢工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新泰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从策划、招引到签约,到开工落地、竣工投产,到企业生产经营,建立了一整套体系和工作制度,策划储备、引进建设了一批优质项目,做强发展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吉利远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车等优质项目90个,纳统工业技改项目136个,工业技改投资预计同比增长44.8%。
围绕破解产业链的断点堵点难点,聚焦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和生产运营等关键环节,新泰通过实行副县级领导干部“1+1+1”包保、产业链专班帮扶以及人大、政协联系企业制度,构建问题收集、转办、处理、督办、通报的闭环处理机制;成立项目要素保障小组,推行绿黄红“三色”管理模式,实打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560余个。
随着发展动能的充分释放,新泰市经济发展强势提速。1—8月份,工业总产值完成303.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
展望未来:
聚力建设“五个新泰”
脚步铿锵坚定
望远才觉天地阔,实干方能破浪行。
今年以来,新泰成立工业推进委、推进办,实体运作14条产业链,重点培强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食品)加工、精细化工3个传统产业,新能源及装备、新能源车辆及工程机械、光电科技3个新兴产业,聚力打造绿色、低碳、现代工业体系,工业新泰节拍强劲。
19家企业被认定为泰安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企业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企业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重点“小巨人”企业,新巨丰科技包装实现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5亿元,创新新泰活力四射。
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诚信体系,创优营商环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泰、法治新泰、信用新泰,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加大城乡“七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做大城市经济,做强镇域经济,推动产、城、人、文一体发展。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态解决机制,做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就业增收、文明共建,守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风险防范、社会稳定等底线红线,让群众有钱花、心气顺,获得感浓浓、幸福感满满。
“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将以实为本,以干为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心,接续推进‘七个强市、一个中心’奋斗目标和工作路径,为泰安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新泰力量。”新泰市委书记宋鸿鹏表示,聚焦“登高望远、誓争第一”工作标准,新泰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坚定高举“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大旗,加快建设工业新泰、创新新泰、法治新泰、美丽新泰、幸福新泰。
①金秋时节的新泰,湖光山色两相宜
②35家城乡书房点亮了城市阅读之灯
③天成智佳智能AI产业园车间工人在检查产品质量
④金运河LED显示屏生产车间
⑤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⑥新泰刘杜镇2.3万亩山楂喜获丰收
⑦惠美农牧·泰山百合和园美景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