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中国致公党东棉省支部荣誉主席蔡少华——

越来越多的中国红

2022-09-26 作者: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在中国春节的这一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穿着红色衣服,会说‘恭喜发财’,会吃中国甜粿。”蔡少华说。
  1996年,蔡少华怀揣全部家当,带着全家老小来到菲律宾南岛的卡加延德奥罗市。“刚到这里的时候,只有少数的新华侨,很多当地人对华人相当好奇。由于和当地人的语言沟通不畅,生活和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蔡少华回忆说。
  后来,随着华人的逐渐增多,新华人们有了自己的社团。华人谦虚、内敛、勤奋、吃苦耐劳,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得到了当地居民和各级政府的普遍赞誉。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蔡少华也因为吃苦能干,在当地事业有成,当选为菲律宾中国致公党东棉省支部荣誉主席。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爱上了中国文化和美食。他们喜欢中国红,使用中国日历,能够熟练使用筷子,“恭喜发财”“你好”“谢谢”等中国话也说得非常流利。很多当地大学生对中国有了浓厚兴趣,把中国当成毕业旅行的第一站。华人社团积极回馈当地群众,传播中国文化,得到广泛认可。(□记者 戴玉亮 通讯员 刘艳丽 报道)
  “在中国春节的这一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穿着红色衣服,会说‘恭喜发财’,会吃中国甜粿。”蔡少华说。
  1996年,蔡少华怀揣全部家当,带着全家老小来到菲律宾南岛的卡加延德奥罗市。“刚到这里的时候,只有少数的新华侨,很多当地人对华人相当好奇。由于和当地人的语言沟通不畅,生活和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蔡少华回忆说。
  后来,随着华人的逐渐增多,新华人们有了自己的社团。华人谦虚、内敛、勤奋、吃苦耐劳,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得到了当地居民和各级政府的普遍赞誉。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蔡少华也因为吃苦能干,在当地事业有成,当选为菲律宾中国致公党东棉省支部荣誉主席。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爱上了中国文化和美食。他们喜欢中国红,使用中国日历,能够熟练使用筷子,“恭喜发财”“你好”“谢谢”等中国话也说得非常流利。很多当地大学生对中国有了浓厚兴趣,把中国当成毕业旅行的第一站。华人社团积极回馈当地群众,传播中国文化,得到广泛认可。(□记者 戴玉亮 通讯员 刘艳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