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让非遗文化进校园

2022-09-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徐嘉徽
   记 者 张蓓 报道
  本报潍坊讯 王永训是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为传播风筝文化,他先后到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工作很忙,但他还是当起了寒亭区中小学校的“编外教师”,一有时间,他就向学生讲授风筝的文化内涵和扎制技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在寒亭区,像王永训这样的非遗“编外教师”已有20多位。为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非遗资源丰富的寒亭区,把“突破点”放在了以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的非遗传承上。
  该区教育部门主动与文化部门对接,摸清非遗文化及传承人底细,结合学校的美术课、劳动课等设置,把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纳入教学实践。他们以风筝、年画、布艺制作、剪纸以及柳毅传说、寒浞传说等为重点,组织力量编写非遗知识进课堂教材,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将20多位民间非遗传承人聘为“编外教师”,将10余处民间作坊定为“校外课堂”,真正做到“走出去学知识,请进来传技艺”。
  在寒亭区实验小学,当地的风筝、年画和剪纸成为美术课实践补充内容,学校与当地民间艺人、非遗传习所建立了长久的联系,已先后“走出去、请进来”10余次,效果显著。“让学生进作坊,让艺人上课堂”,激活了寒亭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江春水”,学校美术课等由虚变实,吸引力大幅增强。同时也让该区的非遗传承工作由传承人“单兵作战”,变成了以学校为主阵地的“社会联动”,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也有了更加鲜明的“记忆符号”。
  □通讯员 徐嘉徽
   记 者 张蓓 报道
  本报潍坊讯 王永训是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为传播风筝文化,他先后到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工作很忙,但他还是当起了寒亭区中小学校的“编外教师”,一有时间,他就向学生讲授风筝的文化内涵和扎制技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在寒亭区,像王永训这样的非遗“编外教师”已有20多位。为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非遗资源丰富的寒亭区,把“突破点”放在了以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的非遗传承上。
  该区教育部门主动与文化部门对接,摸清非遗文化及传承人底细,结合学校的美术课、劳动课等设置,把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纳入教学实践。他们以风筝、年画、布艺制作、剪纸以及柳毅传说、寒浞传说等为重点,组织力量编写非遗知识进课堂教材,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将20多位民间非遗传承人聘为“编外教师”,将10余处民间作坊定为“校外课堂”,真正做到“走出去学知识,请进来传技艺”。
  在寒亭区实验小学,当地的风筝、年画和剪纸成为美术课实践补充内容,学校与当地民间艺人、非遗传习所建立了长久的联系,已先后“走出去、请进来”10余次,效果显著。“让学生进作坊,让艺人上课堂”,激活了寒亭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江春水”,学校美术课等由虚变实,吸引力大幅增强。同时也让该区的非遗传承工作由传承人“单兵作战”,变成了以学校为主阵地的“社会联动”,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也有了更加鲜明的“记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