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年发电量占全省20%
双碳引领,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2022-09-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姜雅静 报道
本报北京讯 9月4日,“丁字湾(海阳)‘双碳’智谷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盛会邀约,宾朋云集,目光交会处,海阳丁字湾“双碳”智谷恢弘规划惊艳亮相,引来各界瞩目。
作为烟台市“一谷一区一岛一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丁字湾“双碳”智谷是烟台市立足实际、精心谋划推动的一项战略工程,是海阳市贯彻国家“双碳”战略、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和山东省胶东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海阳市面向海、陆、空低碳产业“双招双引”,吸引低碳创新项目落户园区,加速隆起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投资热土。
海阳丁字湾“双碳”智谷共有东、中、西三大片区,其中东部片区发挥核电、风电、光伏等场址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国家电投集团为依托,以核电、海上风电产业为主导,片区内17个涉核项目,15个风电项目,千亿级投资,“新能源+N”独领头筹;中部片区,主要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依托航天科技集团,推进航天装备、数据应用、航天文旅等优势产业发展,打造业态高端、功能完善的航天产业新城,目前已聚集高端航天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256亿元;西部片区,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打造千亿级的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
纵观海阳经济,“双碳”智谷只是一个窗口。如今,以丁字湾“双碳”智谷开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核、风、光三种清洁能源为主抓手,海阳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27万千瓦、占全省7%,年发电量220亿千瓦时、占全省清洁能源发电的20%,创出全省县域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发出全省第一度核电、发出全省第一度风电、实现全国第一次核能供暖的“四个第一”,全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起步区。
会上,海阳市首次将丁字湾“双碳”智谷正式进行大型精准推介,面向核能、风电、光伏、氢能四大方向进行招商。“不论是从清洁能源、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机遇,还是从要素优势来看,海阳都是企业家们投资兴业的不二之选。”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金富介绍,从土地资源来看,清洁能源产业园区交通便捷高效、存量用地优质丰沛,园区内形成“三横五纵”的道路网骨架;绿电资源独具优势,充分利用核电绿电资源,做好绿电转化文章,招引更多优质产业落户海阳;绿色蒸汽资源丰富,持续放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效应,将为海阳市内企业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高品质蒸汽。
“我们集中出台了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奖励扶持办法、聚集人才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产业项目‘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全面应用,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说,海阳市正加快推进航天医院、航天小学、航天人才公寓在内的总投资46亿元的18个配套项目建设,努力为项目落地、人才落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
通讯员 姜雅静 报道
本报北京讯 9月4日,“丁字湾(海阳)‘双碳’智谷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盛会邀约,宾朋云集,目光交会处,海阳丁字湾“双碳”智谷恢弘规划惊艳亮相,引来各界瞩目。
作为烟台市“一谷一区一岛一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丁字湾“双碳”智谷是烟台市立足实际、精心谋划推动的一项战略工程,是海阳市贯彻国家“双碳”战略、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和山东省胶东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海阳市面向海、陆、空低碳产业“双招双引”,吸引低碳创新项目落户园区,加速隆起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投资热土。
海阳丁字湾“双碳”智谷共有东、中、西三大片区,其中东部片区发挥核电、风电、光伏等场址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国家电投集团为依托,以核电、海上风电产业为主导,片区内17个涉核项目,15个风电项目,千亿级投资,“新能源+N”独领头筹;中部片区,主要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依托航天科技集团,推进航天装备、数据应用、航天文旅等优势产业发展,打造业态高端、功能完善的航天产业新城,目前已聚集高端航天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256亿元;西部片区,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打造千亿级的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
纵观海阳经济,“双碳”智谷只是一个窗口。如今,以丁字湾“双碳”智谷开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核、风、光三种清洁能源为主抓手,海阳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27万千瓦、占全省7%,年发电量220亿千瓦时、占全省清洁能源发电的20%,创出全省县域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发出全省第一度核电、发出全省第一度风电、实现全国第一次核能供暖的“四个第一”,全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起步区。
会上,海阳市首次将丁字湾“双碳”智谷正式进行大型精准推介,面向核能、风电、光伏、氢能四大方向进行招商。“不论是从清洁能源、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机遇,还是从要素优势来看,海阳都是企业家们投资兴业的不二之选。”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金富介绍,从土地资源来看,清洁能源产业园区交通便捷高效、存量用地优质丰沛,园区内形成“三横五纵”的道路网骨架;绿电资源独具优势,充分利用核电绿电资源,做好绿电转化文章,招引更多优质产业落户海阳;绿色蒸汽资源丰富,持续放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效应,将为海阳市内企业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高品质蒸汽。
“我们集中出台了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奖励扶持办法、聚集人才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产业项目‘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全面应用,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说,海阳市正加快推进航天医院、航天小学、航天人才公寓在内的总投资46亿元的18个配套项目建设,努力为项目落地、人才落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