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科技创新“试验田”更大耐心

2022-08-11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 赵国陆

  近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布成立三年来的“成绩单”:建设各类创新转化机构81家,实施创新项目364个,创新转化技术2889项,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超过4000人,建设3个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投资孵化衍生高科技企业297家,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00亿元……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试验田”,这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努力闯出一条从技术到产业的新路。
  从山东第一颗自主遥感卫星上天,到全国首款超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量产,从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济南,到超高速电磁驱动科学试验平台运行……零基础的空天信息技术初步形成产业生态并在全国崭露头角,一批核心技术取得集群式突破。
  三年创新转化技术2889项,这些新技术成果主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关键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重点领域,突出产业应用技术研发,带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助推“十强”产业健康发展。
  “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产研院天生就是块“试验田”,必须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山东产研院孵化衍生的297家科技型企业,普遍有一个特点:地方政府出“大钱”,持中股;产研院出“小钱”,持小股;技术研发团队出“零钱”和技术,绝对控股。这一合作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很多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高地,来到山东扎根创业。
  “不跟高校争名,不与企业争利。做科研院所不适合做、企业又做不了的事。”山东产研院院长孙殿义说,选用人才同样不惟头衔、学历、论文、职称,就看技术能否带来商业上的成功,市场买单才是真正的创新。同时,探索构建了基于“信任创新主体、控制创新风险、包容创新失败”的市场化、法制化制度。
  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人才链、资本链和价值链,只要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按照市场方式确定科研方向、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以市场化手段组织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无缝对接,从源头上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顽疾。正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院士所言:山东产研院创新发展实践验证了一系列符合市场化、法制化要求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政事分离、权责明晰、运转高效。而这所有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最终目的是为了闯出一条从技术到产业的新路。
  山东产研院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融合的创新平台体系,实现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资本链同频共振、高效协同配置,形成市场化、法制化的可持续创新生态。
  给予这块“试验田”充分的包容,耐心等待,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 赵国陆

  近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布成立三年来的“成绩单”:建设各类创新转化机构81家,实施创新项目364个,创新转化技术2889项,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超过4000人,建设3个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投资孵化衍生高科技企业297家,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00亿元……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试验田”,这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努力闯出一条从技术到产业的新路。
  从山东第一颗自主遥感卫星上天,到全国首款超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量产,从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济南,到超高速电磁驱动科学试验平台运行……零基础的空天信息技术初步形成产业生态并在全国崭露头角,一批核心技术取得集群式突破。
  三年创新转化技术2889项,这些新技术成果主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关键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重点领域,突出产业应用技术研发,带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助推“十强”产业健康发展。
  “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产研院天生就是块“试验田”,必须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山东产研院孵化衍生的297家科技型企业,普遍有一个特点:地方政府出“大钱”,持中股;产研院出“小钱”,持小股;技术研发团队出“零钱”和技术,绝对控股。这一合作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很多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高地,来到山东扎根创业。
  “不跟高校争名,不与企业争利。做科研院所不适合做、企业又做不了的事。”山东产研院院长孙殿义说,选用人才同样不惟头衔、学历、论文、职称,就看技术能否带来商业上的成功,市场买单才是真正的创新。同时,探索构建了基于“信任创新主体、控制创新风险、包容创新失败”的市场化、法制化制度。
  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人才链、资本链和价值链,只要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按照市场方式确定科研方向、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以市场化手段组织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无缝对接,从源头上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顽疾。正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院士所言:山东产研院创新发展实践验证了一系列符合市场化、法制化要求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政事分离、权责明晰、运转高效。而这所有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最终目的是为了闯出一条从技术到产业的新路。
  山东产研院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融合的创新平台体系,实现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资本链同频共振、高效协同配置,形成市场化、法制化的可持续创新生态。
  给予这块“试验田”充分的包容,耐心等待,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