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审计局多措并举发挥监督职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2300多个项目审计用上大数据

2022-08-05 作者: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陈志林 珊丹 王修齐 报道
  本报烟台讯 近期,在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中,烟台市审计局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市8个重要部门的13个业务系统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疑点分析筛查,创建了17类、41项招投标大数据审计模型,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全市2300多个项目的招投标审计,成为目前全省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大数据审计。
  “利用大数据审计模型进行审计,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还能够查出传统审计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审计监管手段,更好地规范招投标市场竞争环境。”烟台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本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投资领域审批监管平台、交易平台等未实现对接等问题,烟台市审计局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力度,推动市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出台了30余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各参与主体行为,打破招投标中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壁垒,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今年以来,烟台市审计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展审计宽度,通过开展调查走访活动,摸实情、出实策,不断促进政策落地、制度落实,为烟台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审计力量”。该局立足审计监督职能定位,采取融合审计方式,扩大审计覆盖面,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审计项目重点关注事项。对5.4万户市场主体的“一业一证”工作进行审计,聚焦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难题,推动“一窗受理 一次办好”改革提速再提效,进一步简化企业办理注销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将企业注销公告时间由2个月缩短至20天,实现了200余项告批事项的“秒批秒办”,为企业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在烟台市重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烟台市审计局从内外部因素入手,帮助企业突破“堵点”,对症“开药方”。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烟台市审计局建议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对企业缺少人才的现状,助推企业研究建立合理激励、有序流转、动态调整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真正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作为“经济卫士”,烟台市审计局开展了自贸区建设运营情况审计调查,对烟台自贸片区在政策落实、任务推进、制度创新、机构运作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计。对于自贸区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烟台市审计局综合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烟台自贸区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陈志林 珊丹 王修齐 报道
  本报烟台讯 近期,在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中,烟台市审计局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市8个重要部门的13个业务系统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疑点分析筛查,创建了17类、41项招投标大数据审计模型,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全市2300多个项目的招投标审计,成为目前全省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大数据审计。
  “利用大数据审计模型进行审计,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还能够查出传统审计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审计监管手段,更好地规范招投标市场竞争环境。”烟台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本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投资领域审批监管平台、交易平台等未实现对接等问题,烟台市审计局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力度,推动市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出台了30余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各参与主体行为,打破招投标中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壁垒,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今年以来,烟台市审计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展审计宽度,通过开展调查走访活动,摸实情、出实策,不断促进政策落地、制度落实,为烟台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审计力量”。该局立足审计监督职能定位,采取融合审计方式,扩大审计覆盖面,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审计项目重点关注事项。对5.4万户市场主体的“一业一证”工作进行审计,聚焦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难题,推动“一窗受理 一次办好”改革提速再提效,进一步简化企业办理注销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将企业注销公告时间由2个月缩短至20天,实现了200余项告批事项的“秒批秒办”,为企业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在烟台市重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烟台市审计局从内外部因素入手,帮助企业突破“堵点”,对症“开药方”。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烟台市审计局建议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对企业缺少人才的现状,助推企业研究建立合理激励、有序流转、动态调整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真正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作为“经济卫士”,烟台市审计局开展了自贸区建设运营情况审计调查,对烟台自贸片区在政策落实、任务推进、制度创新、机构运作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计。对于自贸区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烟台市审计局综合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烟台自贸区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