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市长论坛首次走出广西在德州举办

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

2022-08-02 作者: 张双双 贺莹莹 来源: 大众日报
创新突破开新局
    □ 本报记者 张双双 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 曹 宇 崔金梅


  “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使‘携手东盟,相约德州’成为广泛共识和城市品牌。”7月28日至30日,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德州召开。德州市外办主任蔡文晓表示,大会对德州市嫁接利用国家级优质平台资源,高质量对接东盟国家合作、加强与国内城市间交流、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市长协会、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构建区域城市合作网络,共促中国—东盟升级发展”。包括东盟各国驻华使节、领事官员以及国内外相关部门、机构和市长代表、企业代表在内的200多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与活动。大会是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一项重要活动,这是首次走出广西在我国北方城市举办。“《说文解字》中,‘德’是‘上升’的意思。相信德州举办此次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必将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强劲上升动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陈俊杰表示。
  开幕式上,德州市、老挝川圹省友好合作城市线上签约,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签约,齐河新加坡澳亚集团奶牛养殖产业集群项目、平原国瑞洁净新能源项目和宁津新宝工业增资项目等8个经贸项目签约,黄河—湄公河流域地方合作研究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大运河—东盟历史文化研究院和广西大学东盟国家留学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揭牌,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首批成员单位授牌。仪式上还发布了中国(山东)—印尼投资贸易与文化旅游交流周活动、《中国—东盟市长论坛德州共识》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首批成员单位之一,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周莉说:“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山东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本次中国—东盟市长论坛包括主旨演讲和东盟国家投资与营商机遇、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历程与展望、区域协同创新、城市治理合作、大运河与东盟文化交流等分议题。活动期间,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交流会、城市展陈、“开放的德州与东盟相拥”主题展、参访交流等活动陆续举行。其中,在德州市会展中心举办的“开放的德州与东盟相拥”主题展设立先进制造业强市、特色体育名城、食品名市和东盟国家特色展等四大专区。8月下旬这里还将联合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中国(山东)—印尼投资贸易与文化交流周”活动。
  2020年以来,东盟成为山东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山东省与东盟已建立31对友城或友好合作关系。德州市和东盟在合作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扎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目前,有数百家德州企业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涵盖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2020年,东盟成为德州市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德州市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达45.9亿元,同比增长57%。近年来,德州市出台了《对接东盟工作行动计划》,建立了紧密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举办了“百企下南洋”、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为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德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相信借助这次大会将会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和城市前来,与山东尤其是德州开展创新合作,促进各个领域的合作和发展。”老挝驻华大使馆副馆长通沙万·培泰说。
创新突破开新局
    □ 本报记者 张双双 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 曹 宇 崔金梅


  “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使‘携手东盟,相约德州’成为广泛共识和城市品牌。”7月28日至30日,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德州召开。德州市外办主任蔡文晓表示,大会对德州市嫁接利用国家级优质平台资源,高质量对接东盟国家合作、加强与国内城市间交流、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市长协会、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构建区域城市合作网络,共促中国—东盟升级发展”。包括东盟各国驻华使节、领事官员以及国内外相关部门、机构和市长代表、企业代表在内的200多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与活动。大会是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一项重要活动,这是首次走出广西在我国北方城市举办。“《说文解字》中,‘德’是‘上升’的意思。相信德州举办此次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必将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强劲上升动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陈俊杰表示。
  开幕式上,德州市、老挝川圹省友好合作城市线上签约,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签约,齐河新加坡澳亚集团奶牛养殖产业集群项目、平原国瑞洁净新能源项目和宁津新宝工业增资项目等8个经贸项目签约,黄河—湄公河流域地方合作研究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大运河—东盟历史文化研究院和广西大学东盟国家留学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揭牌,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首批成员单位授牌。仪式上还发布了中国(山东)—印尼投资贸易与文化旅游交流周活动、《中国—东盟市长论坛德州共识》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首批成员单位之一,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周莉说:“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山东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本次中国—东盟市长论坛包括主旨演讲和东盟国家投资与营商机遇、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历程与展望、区域协同创新、城市治理合作、大运河与东盟文化交流等分议题。活动期间,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交流会、城市展陈、“开放的德州与东盟相拥”主题展、参访交流等活动陆续举行。其中,在德州市会展中心举办的“开放的德州与东盟相拥”主题展设立先进制造业强市、特色体育名城、食品名市和东盟国家特色展等四大专区。8月下旬这里还将联合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中国(山东)—印尼投资贸易与文化交流周”活动。
  2020年以来,东盟成为山东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山东省与东盟已建立31对友城或友好合作关系。德州市和东盟在合作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扎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目前,有数百家德州企业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涵盖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2020年,东盟成为德州市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德州市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达45.9亿元,同比增长57%。近年来,德州市出台了《对接东盟工作行动计划》,建立了紧密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举办了“百企下南洋”、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为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德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相信借助这次大会将会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和城市前来,与山东尤其是德州开展创新合作,促进各个领域的合作和发展。”老挝驻华大使馆副馆长通沙万·培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