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近40年不遇土壤过湿年份,济宁上半年农业产值增长4.3%

农业数据缘何逆势飘红?

2022-08-01 作者: 王浩奇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张 昆  

  今年上半年,济宁农业产值343.8亿元、增长4.3%。去年冬小麦播种时遭遇连阴雨天气,影响播种长达十多天,为什么小麦产量和农业产值还实现了正增长?记者带着问题进行了采访。
  季夏时节,汶上县郭仓镇郭仓村农田里,齐腰高的玉米已卷出了喇叭口,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今年种植了1000多亩玉米,只要天气‘不捣乱’,秋粮又是一个大丰收!”7月26日,在地头查看庄稼长势的种粮大户郭波波对下一个丰收季充满了信心。地还是那片地,亩产却大幅提升。前一天,他刚刚卖出了上季收获的最后30多万斤小麦,合计亩产在1360斤—1420斤,比往年高出100多斤。“在上级政策指导下,我们的种植管理越来越科学,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增产增收的主要原因。”
  “2021年小麦秋种土壤墒情是近40年来不曾出现的土壤过湿的特殊年份,严重影响了小麦播种进程。”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慧敏介绍,即便如此,济宁市抓好秋冬种和田间管理,在确保小麦播种面积和出苗质量的同时,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落实惠民政策,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济宁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排水、抢收腾茬和“三适”播种(适期、适墒、适量),推广湿地晚播、宽幅精播、深耕深松、浅旋耕播种、减垄增地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整地和播种质量。按照小麦不同的生育阶段,制定不同苗情的管理措施、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与防治方法及每个阶段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与应对办法。成立80多个组200多人的农技服务队伍,实行“市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针对小麦条锈病防治,及时印发《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组织专家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督导与技术指导服务,完成防治面积952万亩次。小麦整个生育期均无明显病虫草害发生。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达到849万亩次,实现全覆盖。
  去年,济宁克服秋汛影响,小麦播种面积527万亩,较上年度增加了6.3万亩,今年6月中旬已全部收获完毕,颗粒归仓。全市夏粮平均单产增加11.8斤、总产增加0.62亿斤,总产达到55.5亿斤。刘慧敏介绍,今年下半年,济宁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坚持“因地因苗,分类指导,绿色防控,科学施策”的总方针,抗灾夺丰收,抓好针对性田管措施落实。目前,夏播粮食作物面积达到了590.6万亩,各类在田作物苗全、苗壮,长势良好,秋粮有望获得丰收。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张 昆  

  今年上半年,济宁农业产值343.8亿元、增长4.3%。去年冬小麦播种时遭遇连阴雨天气,影响播种长达十多天,为什么小麦产量和农业产值还实现了正增长?记者带着问题进行了采访。
  季夏时节,汶上县郭仓镇郭仓村农田里,齐腰高的玉米已卷出了喇叭口,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今年种植了1000多亩玉米,只要天气‘不捣乱’,秋粮又是一个大丰收!”7月26日,在地头查看庄稼长势的种粮大户郭波波对下一个丰收季充满了信心。地还是那片地,亩产却大幅提升。前一天,他刚刚卖出了上季收获的最后30多万斤小麦,合计亩产在1360斤—1420斤,比往年高出100多斤。“在上级政策指导下,我们的种植管理越来越科学,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增产增收的主要原因。”
  “2021年小麦秋种土壤墒情是近40年来不曾出现的土壤过湿的特殊年份,严重影响了小麦播种进程。”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慧敏介绍,即便如此,济宁市抓好秋冬种和田间管理,在确保小麦播种面积和出苗质量的同时,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落实惠民政策,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济宁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排水、抢收腾茬和“三适”播种(适期、适墒、适量),推广湿地晚播、宽幅精播、深耕深松、浅旋耕播种、减垄增地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整地和播种质量。按照小麦不同的生育阶段,制定不同苗情的管理措施、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与防治方法及每个阶段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与应对办法。成立80多个组200多人的农技服务队伍,实行“市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针对小麦条锈病防治,及时印发《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组织专家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督导与技术指导服务,完成防治面积952万亩次。小麦整个生育期均无明显病虫草害发生。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达到849万亩次,实现全覆盖。
  去年,济宁克服秋汛影响,小麦播种面积527万亩,较上年度增加了6.3万亩,今年6月中旬已全部收获完毕,颗粒归仓。全市夏粮平均单产增加11.8斤、总产增加0.62亿斤,总产达到55.5亿斤。刘慧敏介绍,今年下半年,济宁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坚持“因地因苗,分类指导,绿色防控,科学施策”的总方针,抗灾夺丰收,抓好针对性田管措施落实。目前,夏播粮食作物面积达到了590.6万亩,各类在田作物苗全、苗壮,长势良好,秋粮有望获得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