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2022-07-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
|
|
博物馆开到几点
谁说了算?
据中国文化报,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在杭州开幕。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对于市民而言,既可以为中小学生在放学后提供一个增长知识的科普场所,也为朝九晚五的“打工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对于外地游客而言,不必受限于16∶30闭馆的时间点,可以更加从容地参观游览;对于城市而言,更是助力夜间经济发展,丰富文化新空间和新体验的有力举措。
无疑,博物馆开放时间,首先应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延长开放时间必然会延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还将带来安保、运营管理费用增加等问题,博物馆需要更大的经济投入来维系夜间开放。更为关键的是,博物馆要拿得出与开放时长相匹配的展览内容与体验活动。
也有观众和业内人士提出了中肯意见,如“不必非要24小时,周末和假期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就好”等。可见,博物馆开到几点,需要每个博物馆在充分考虑观众需求,自身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运营、展陈能力,自身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等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延时开放和活动设计方案,而唯独不能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规范用语 平台有责
据澎湃新闻,“我在啵啵间买了ZP,因为领了浮力,所以只用了很少的米”,当这句话突然出现在眼前,你看得懂吗?前不久,有网友发文称,自己在抖音直播中违规了八次,其中三次是因说了“微信”,而“啵啵间”“ZP”“浮力”“米”,其实是“直播间”“正品”“福利”“钱”的指代。对此,抖音黑板报发布声明称,该网友表述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仅指出极限词不能说是属实的。
“不规范表达”野蛮生长折射出的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平台治理问题。好的监管应该是路边的护栏,而非路中的路障,这便对内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平台首先要打消用户误会,让网友真正了解平台规则。此外,还需要持续完善产品能力,通过算法升级、人机协作等方式,在进行关键词审查时更加精准,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立体分析,争取做到直击靶心而不滥伤无辜。拿掉了路障,装好了护栏,更需要铺好道路,挂起指示牌,让规范表述的使用不仅不被拦截,还应该被积极倡导。
说到底,从内容监管到平台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问题,需要磨得锋利的箭,更离不开一把射得准的弓。守土有责,限制违法违规内容传播是平台责任,让广大用户能够好好说话、放心创作同样是平台责任。如此,才能真正让网络上语言的表达重回严谨规范、风清气正。
儿童剧本杀
应该注意什么
据中国消费者报,随着剧本杀这一沉浸式娱乐活动在成年群体中的流行与发展,儿童剧本杀也逐渐兴起,不少家长纷纷选择带孩子体验尝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儿童剧游对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孙宏艳看来,儿童剧游本质是娱乐而非教育,有些行业从业者会过度强调儿童剧游的教育意义,而实际上每一个儿童都有娱乐的权利,学习课外知识只是儿童剧游的意外收获,并非目的。
孙宏艳表示,当前,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从业者的水平良莠不齐。首先是剧本,市场上的剧本掺杂了很多不适合未成年人接触的元素,比如犯罪、暴力、迷信等,未来儿童剧本的研发尚需回归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创作理念;其次,与剧本匹配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元素,应当充分体现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最后,儿童剧游店的消费环境是否安全、游戏时间的设定是否合理、游戏消费定价是否合理等因素,都应充分考虑。
文艺批评家
要有自己的批评风格
据文艺报,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视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文艺评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文学领域中,文艺评论远不如文艺创作那样受到重视。2021年8月,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把文艺评论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我觉得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文艺批评家要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自己的批评风格,而不是人云亦云,当传声筒和喇叭。
那么,文艺批评家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批评风格呢?我们知道风格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和批评家的独特创作标志。批评风格亦是批评家批评精神的展现、批评生命的显现。一个批评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对社会人生应有独到的见识,对作家作品应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思想是他对历史经验的深度体悟,是他对人生奥秘的深刻洞察,而不是对权威的理论借用,也不是对新潮观点的批发。
其次,他应该是文艺作品的独立评判家。批评家不仅要有眼力,还要有胆识。再次,批评家应该是一个学问家。批评家须洞察社会,“知人论世”,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深邃的学理,才能对时代变化和文学走势作出深刻的判断和高度的概括。第四,批评家还应是一个文艺家。批评家对文艺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他不一定真正介入创作实践,但最好对创作规律有充分的认识。 (□记者 刘一颖 整理)
谁说了算?
据中国文化报,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在杭州开幕。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对于市民而言,既可以为中小学生在放学后提供一个增长知识的科普场所,也为朝九晚五的“打工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对于外地游客而言,不必受限于16∶30闭馆的时间点,可以更加从容地参观游览;对于城市而言,更是助力夜间经济发展,丰富文化新空间和新体验的有力举措。
无疑,博物馆开放时间,首先应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延长开放时间必然会延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还将带来安保、运营管理费用增加等问题,博物馆需要更大的经济投入来维系夜间开放。更为关键的是,博物馆要拿得出与开放时长相匹配的展览内容与体验活动。
也有观众和业内人士提出了中肯意见,如“不必非要24小时,周末和假期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就好”等。可见,博物馆开到几点,需要每个博物馆在充分考虑观众需求,自身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运营、展陈能力,自身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等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延时开放和活动设计方案,而唯独不能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规范用语 平台有责
据澎湃新闻,“我在啵啵间买了ZP,因为领了浮力,所以只用了很少的米”,当这句话突然出现在眼前,你看得懂吗?前不久,有网友发文称,自己在抖音直播中违规了八次,其中三次是因说了“微信”,而“啵啵间”“ZP”“浮力”“米”,其实是“直播间”“正品”“福利”“钱”的指代。对此,抖音黑板报发布声明称,该网友表述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仅指出极限词不能说是属实的。
“不规范表达”野蛮生长折射出的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平台治理问题。好的监管应该是路边的护栏,而非路中的路障,这便对内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平台首先要打消用户误会,让网友真正了解平台规则。此外,还需要持续完善产品能力,通过算法升级、人机协作等方式,在进行关键词审查时更加精准,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立体分析,争取做到直击靶心而不滥伤无辜。拿掉了路障,装好了护栏,更需要铺好道路,挂起指示牌,让规范表述的使用不仅不被拦截,还应该被积极倡导。
说到底,从内容监管到平台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问题,需要磨得锋利的箭,更离不开一把射得准的弓。守土有责,限制违法违规内容传播是平台责任,让广大用户能够好好说话、放心创作同样是平台责任。如此,才能真正让网络上语言的表达重回严谨规范、风清气正。
儿童剧本杀
应该注意什么
据中国消费者报,随着剧本杀这一沉浸式娱乐活动在成年群体中的流行与发展,儿童剧本杀也逐渐兴起,不少家长纷纷选择带孩子体验尝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儿童剧游对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孙宏艳看来,儿童剧游本质是娱乐而非教育,有些行业从业者会过度强调儿童剧游的教育意义,而实际上每一个儿童都有娱乐的权利,学习课外知识只是儿童剧游的意外收获,并非目的。
孙宏艳表示,当前,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从业者的水平良莠不齐。首先是剧本,市场上的剧本掺杂了很多不适合未成年人接触的元素,比如犯罪、暴力、迷信等,未来儿童剧本的研发尚需回归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创作理念;其次,与剧本匹配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元素,应当充分体现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最后,儿童剧游店的消费环境是否安全、游戏时间的设定是否合理、游戏消费定价是否合理等因素,都应充分考虑。
文艺批评家
要有自己的批评风格
据文艺报,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视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文艺评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文学领域中,文艺评论远不如文艺创作那样受到重视。2021年8月,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把文艺评论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我觉得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文艺批评家要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自己的批评风格,而不是人云亦云,当传声筒和喇叭。
那么,文艺批评家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批评风格呢?我们知道风格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和批评家的独特创作标志。批评风格亦是批评家批评精神的展现、批评生命的显现。一个批评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对社会人生应有独到的见识,对作家作品应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思想是他对历史经验的深度体悟,是他对人生奥秘的深刻洞察,而不是对权威的理论借用,也不是对新潮观点的批发。
其次,他应该是文艺作品的独立评判家。批评家不仅要有眼力,还要有胆识。再次,批评家应该是一个学问家。批评家须洞察社会,“知人论世”,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深邃的学理,才能对时代变化和文学走势作出深刻的判断和高度的概括。第四,批评家还应是一个文艺家。批评家对文艺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他不一定真正介入创作实践,但最好对创作规律有充分的认识。 (□记者 刘一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