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要闻

泰安市岱岳区法院:以司法之力托起劳动者“幸福梦”

2025-06-23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付巧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面对劳动争议日益复杂、劳动者日渐多元的现状,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推动构建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努力以司法之力托起劳动者“幸福梦”。
“司法建议+精准普法”
让矛盾纠纷止于萌芽

  2022年,在岱岳区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某企业确认劳动关系案件占比达50%。但2024年以来,该院受理的确认劳动关系案件中涉及该企业的仅1件。
  纠纷“断崖式”下降的秘诀,源于一份司法建议书。
  李某在为某企业提供劳务时,左手被机器滚轮辗轧,后住院手术治疗。在李某住院治疗期间,双方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为获得工伤赔偿,李某将该企业诉至岱岳区法院。
  岱岳区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该案不仅涉及劳动关系确认,还关系到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落实问题。为尽快解决纠纷,不耽误李某后续治疗,承办法官决定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经多次详细分析案件事实,结合情理耐心疏导,释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人身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本案得以圆满解决。
  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从源头上有效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岱岳区法院组成专题调研组,分析研究辖区近三年劳动争议案件,针对受案量逐年上升、新型用工模式多样、行业普遍性多发性等问题,重点向该企业及其他企业、人社局发出司法建议,提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等建议,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岱岳区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深入企业、乡村,普及劳动合同示范文本运用、劳动维权诉讼指引,引导劳动者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劳动法律法规在基层落地落实。
“法院+综治中心”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原来得去好几个地方,这次综治中心有了法官,来一次就把事情解决了。”日前,岱岳区法院依托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联合司法局、信访局、人社部等多部门,以“委派调解+司法确认”形式,妥善高效解决了一起涉群体性薪资纠纷。
  某包装公司因经营不善,引发资金链断裂问题,拖欠近200名工人工资,工人代表聚集在区综治中心法院“诉讼服务”窗口要说法,矛盾一触即发。
  很快,由区综治中心牵头调度、协调,区法院、区劳动仲裁委、当地镇政府等展开联合调解,由当地镇调解委员会出具调解协议,58名超龄员工签订了调解协议,法院现场同步对接司法确认,涉案金额约120余万元。146名未超龄工人在法院和区劳动仲裁委的共同化解下,也达成仲裁调解。该起涉群体性薪资纠纷的圆满解决,实现了“一案结、多案解、三方共赢”的良好社会效果。
  岱岳区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立足审判职能,全力支持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通过派驻速裁团队实质入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立立案窗口和速裁法庭,打造集“释明引导、指导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于一体的解纷模式,与多部门协同构建“一站式”解纷模式,真正把“矛盾中转站”转变为“问题终点站”。
  □ 付巧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面对劳动争议日益复杂、劳动者日渐多元的现状,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推动构建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努力以司法之力托起劳动者“幸福梦”。
“司法建议+精准普法”
让矛盾纠纷止于萌芽

  2022年,在岱岳区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某企业确认劳动关系案件占比达50%。但2024年以来,该院受理的确认劳动关系案件中涉及该企业的仅1件。
  纠纷“断崖式”下降的秘诀,源于一份司法建议书。
  李某在为某企业提供劳务时,左手被机器滚轮辗轧,后住院手术治疗。在李某住院治疗期间,双方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为获得工伤赔偿,李某将该企业诉至岱岳区法院。
  岱岳区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该案不仅涉及劳动关系确认,还关系到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落实问题。为尽快解决纠纷,不耽误李某后续治疗,承办法官决定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经多次详细分析案件事实,结合情理耐心疏导,释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人身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本案得以圆满解决。
  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从源头上有效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岱岳区法院组成专题调研组,分析研究辖区近三年劳动争议案件,针对受案量逐年上升、新型用工模式多样、行业普遍性多发性等问题,重点向该企业及其他企业、人社局发出司法建议,提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等建议,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岱岳区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深入企业、乡村,普及劳动合同示范文本运用、劳动维权诉讼指引,引导劳动者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劳动法律法规在基层落地落实。
“法院+综治中心”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原来得去好几个地方,这次综治中心有了法官,来一次就把事情解决了。”日前,岱岳区法院依托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联合司法局、信访局、人社部等多部门,以“委派调解+司法确认”形式,妥善高效解决了一起涉群体性薪资纠纷。
  某包装公司因经营不善,引发资金链断裂问题,拖欠近200名工人工资,工人代表聚集在区综治中心法院“诉讼服务”窗口要说法,矛盾一触即发。
  很快,由区综治中心牵头调度、协调,区法院、区劳动仲裁委、当地镇政府等展开联合调解,由当地镇调解委员会出具调解协议,58名超龄员工签订了调解协议,法院现场同步对接司法确认,涉案金额约120余万元。146名未超龄工人在法院和区劳动仲裁委的共同化解下,也达成仲裁调解。该起涉群体性薪资纠纷的圆满解决,实现了“一案结、多案解、三方共赢”的良好社会效果。
  岱岳区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立足审判职能,全力支持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通过派驻速裁团队实质入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立立案窗口和速裁法庭,打造集“释明引导、指导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于一体的解纷模式,与多部门协同构建“一站式”解纷模式,真正把“矛盾中转站”转变为“问题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