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向新而行

2025-07-31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 赵国陆

  日前,2025年上半年济南市经济运行情况公布。翻开这份经济“半年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4.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5.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9%……跃升的数据展现出省会济南的韧性与活力,量稳质升、向新而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稳则经济稳。工业是地方经济的“压舱石”“主引擎”,济南正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咬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做优做强产业,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加快塑强产业发展新优势。
  济南立足自身禀赋和优势,近年来确定了四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在筑牢“四梁八柱”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今年在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确定了电子信息、汽车、空天信息等13条标志性产业链,并且进一步延伸细化出34条重点产业链。此外,济南市成立了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四个产业发展办公室,瞄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全产业链谋划培育产业,统筹开展产业链规划、政策、招商、服务等工作,畅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以新能源装备产业为例,目前济南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已构建涵盖储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新型电力设备在内的产业发展体系,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拥有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余个省市级创新平台。
  今年5月,《济南市支持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设立50亿元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各成长阶段企业提供多元化、可持续的资本赋能。
  近日,济南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组建引发广泛关注,这是工业强市战略下的又一大动作。该公司已整合济南二机床、济钢集团、济南产发等头部国企,新增投资、创业投资等经营范围。此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济南要重整工业版图,握指成拳,集中优势力量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突围,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乃至行业龙头。
  济南连续三年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项目为王”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比亚迪等一批批重点项目陆续成长为一条条标志性产业链,让昨天的投入变成今天的产出,支撑明天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济南市主要领导外出考察招商动作频频,通过合作落地好项目,积蓄增长动能。
  “优等生”进阶正吃劲,还有不少功课需要加倍努力。比如,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打通“研发—制造—市场”各环节,通过要素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与乘数效应;激活本地高校院所的“智力富矿”,建立“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接力机制,让专利技术加速转化为生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惠企政策的高效精准匹配,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切实转变;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既靶向引进顶尖专家团队,又定制化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迎难而上、稳中向好,承压奋进、活力凸显,济南经济运行不断提质增效,力争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作示范。
  □ 赵国陆

  日前,2025年上半年济南市经济运行情况公布。翻开这份经济“半年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4.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5.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9%……跃升的数据展现出省会济南的韧性与活力,量稳质升、向新而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稳则经济稳。工业是地方经济的“压舱石”“主引擎”,济南正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咬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做优做强产业,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加快塑强产业发展新优势。
  济南立足自身禀赋和优势,近年来确定了四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在筑牢“四梁八柱”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今年在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确定了电子信息、汽车、空天信息等13条标志性产业链,并且进一步延伸细化出34条重点产业链。此外,济南市成立了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四个产业发展办公室,瞄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全产业链谋划培育产业,统筹开展产业链规划、政策、招商、服务等工作,畅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以新能源装备产业为例,目前济南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已构建涵盖储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新型电力设备在内的产业发展体系,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拥有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余个省市级创新平台。
  今年5月,《济南市支持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设立50亿元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各成长阶段企业提供多元化、可持续的资本赋能。
  近日,济南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组建引发广泛关注,这是工业强市战略下的又一大动作。该公司已整合济南二机床、济钢集团、济南产发等头部国企,新增投资、创业投资等经营范围。此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济南要重整工业版图,握指成拳,集中优势力量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突围,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乃至行业龙头。
  济南连续三年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项目为王”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比亚迪等一批批重点项目陆续成长为一条条标志性产业链,让昨天的投入变成今天的产出,支撑明天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济南市主要领导外出考察招商动作频频,通过合作落地好项目,积蓄增长动能。
  “优等生”进阶正吃劲,还有不少功课需要加倍努力。比如,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打通“研发—制造—市场”各环节,通过要素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与乘数效应;激活本地高校院所的“智力富矿”,建立“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接力机制,让专利技术加速转化为生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惠企政策的高效精准匹配,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切实转变;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既靶向引进顶尖专家团队,又定制化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迎难而上、稳中向好,承压奋进、活力凸显,济南经济运行不断提质增效,力争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