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烈士陵园义务守墓人

2024-03-29 作者: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涛
  本报通讯员 李庆林 龙舒婷

  春风轻拂过一片矮松,阳光拉长了墓碑的影子。9时,63岁的李卫像往常一样,拿着一块毛巾,在一块墓碑前仔细擦拭着,他心里总是想着要把墓碑擦得更亮一点。青松无言、人亦无言,七年来他日日如此,任凭时间淌进刀刻一般的皱纹里。
  李卫是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漕河村村民,他擦拭的墓碑位于李家大坡村烈士陵园,有27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英雄烈士长眠于此。“这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迈着蹒跚的步子,李卫老人说。
  李卫是革命烈士郭德玉的后代,儿时起,他经常听到身边人讲述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对在战场上挥洒热血、保卫国家的英雄先烈充满了敬仰之情。那时,他便对自己许下诺言,这辈子一定要为这些烈士英雄做一份贡献。
  后来,在得知村里修建烈士陵园后,他跑前跑后帮忙,做起了义务守墓人。无论严寒酷暑,不管风霜雨雪,每天早晨吃过早饭都会先到陵园看看,清扫卫生、拔除杂草、擦拭墓碑,逢年过节,他也会带着家人一同去祭奠先烈。
  近年来,这座烈士陵园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烈士纪念日,附近的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来到陵园为先烈扫墓。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李卫老人翻阅历史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革命烈士的战斗经历和战士们不屈不挠的革命故事。他还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为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如今,作为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重要起义地点之一,马庄镇漕河村建立起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五大队纪念馆,全面展示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五大队李正华、张杰等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际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以及漕河一带革命前辈胸怀革命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
  “国家设立了烈士纪念日,当地还建设了纪念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祭奠这些烈士。”李卫说。这段红色岁月里孕育出的精神和烈士们为之献身的信仰得到了传承,这座烈士陵园不会被世人忘记,他的守护没有白费,这是对烈士们最好的告慰。
  □ 本报记者 刘涛
  本报通讯员 李庆林 龙舒婷

  春风轻拂过一片矮松,阳光拉长了墓碑的影子。9时,63岁的李卫像往常一样,拿着一块毛巾,在一块墓碑前仔细擦拭着,他心里总是想着要把墓碑擦得更亮一点。青松无言、人亦无言,七年来他日日如此,任凭时间淌进刀刻一般的皱纹里。
  李卫是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漕河村村民,他擦拭的墓碑位于李家大坡村烈士陵园,有27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英雄烈士长眠于此。“这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迈着蹒跚的步子,李卫老人说。
  李卫是革命烈士郭德玉的后代,儿时起,他经常听到身边人讲述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对在战场上挥洒热血、保卫国家的英雄先烈充满了敬仰之情。那时,他便对自己许下诺言,这辈子一定要为这些烈士英雄做一份贡献。
  后来,在得知村里修建烈士陵园后,他跑前跑后帮忙,做起了义务守墓人。无论严寒酷暑,不管风霜雨雪,每天早晨吃过早饭都会先到陵园看看,清扫卫生、拔除杂草、擦拭墓碑,逢年过节,他也会带着家人一同去祭奠先烈。
  近年来,这座烈士陵园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烈士纪念日,附近的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来到陵园为先烈扫墓。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李卫老人翻阅历史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革命烈士的战斗经历和战士们不屈不挠的革命故事。他还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为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如今,作为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重要起义地点之一,马庄镇漕河村建立起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五大队纪念馆,全面展示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五大队李正华、张杰等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际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以及漕河一带革命前辈胸怀革命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
  “国家设立了烈士纪念日,当地还建设了纪念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祭奠这些烈士。”李卫说。这段红色岁月里孕育出的精神和烈士们为之献身的信仰得到了传承,这座烈士陵园不会被世人忘记,他的守护没有白费,这是对烈士们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