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商银行
以供应链金融构建“共赢链”服务
2024-03-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客户端
|
供应链金融不仅能够为产业链带来及时、高效的资金支持,还能通过技术和协同作用推动产业链的优质生态搭建,是产业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近年来,莱商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和抓手,以满足全产业链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跟进支持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专业化的“产融结合”发展之路。
莱商银行将“数字化、场景化”作为全行战略转型方向,将供应链金融作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的重要渠道,谨守普惠金融发展初心,按照“小额化、批量化、分散化”的思路推进供应链业务发展,并在省内首家设立供应链金融中心,统筹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转型。目前,已累计为388家核心企业的5343家产业链企业办理线上供应链融资154亿元,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聚焦金融科技
加快产品迭代升级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信用不足、缺乏有效担保、信息不对称等一直存在融资难的突出问题,供应链金融成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莱商银行充分认识到供应链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核心企业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构建维护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最终实现银行、核心企业、产业链企业三方共赢。
依托先进金融科技手段,莱商银行打造了自身的智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聚焦应收账款融资过程中环节多、风险高、确权难等痛点,利用线上化操作模式,通过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线上确认与传递,大幅提升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办理效率和便捷程度,有效疏通金融传导渠道,解决产业链上游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与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前沿金融科技手段,通过科技赋能、智慧驱动,解决了核心企业信用穿透难、风险控制薄弱、融资流程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批量化获客、便捷化操作、线上化审批、智能化风控”。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产业链企业获得信贷的便捷性大大提升,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聚焦先进制造
助力产业能级提升
莱商银行高度重视产业链金融对制造业产业链的支持作用,建立制造业核心企业“三优先”机制: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放款,从业务受理到审核放款不超过2个工作日,助力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山东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化新材料”)是济南市章丘区一家企业,主要生产双氧水等有机化学原料,生产原材料主要为氢气、氧气,供应商分布在山东、江苏、湖北等多个地区。莱商银行从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入手,将明化新材料作为核心企业,核定供应链融资专项额度4000万元,依托公司开出的应付账款,为上游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支持上游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莱商银行已累计为明化新材料5家产业链上游小微企业提供线上供应链融资19笔,金额4000万元,为核心企业进一步推动生产项目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撑。
聚焦普惠小微
实现信贷提质增效
新形势下,线上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战场,莱商银行充分利用“银税互动平台”“百行进万企”“金融辅导员”等平台机制,加强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对接,积极争取核心企业支持。建立《供应链核心企业客户沙盘》,按照“区域化、差异化、特色化、精准化”的发展思路,细分市场,精准定位,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核心企业客户沙盘,做好核心企业客户储备,一户一策,精准营销,目前已备案核心企业548家。优化供应链融资授信政策,开辟供应链融资专项额度审批绿色通道,提升授信审批效率,鼓励全行利用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加大金融服务供给,支持产业链上游企业便捷获得信贷,目前已为395家核心企业审批供应链融资专项额度108亿元。
莱商银行以无接触、全线上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保障,以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聚焦普惠金融,为产业链上游企业便捷获得信贷提供有力的渠道支持,上游供应商无需线下授信,平台依据基础交易自动核定融资额度。传统线下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至少需要2—3天时间,而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平均业务时长缩短到一天以内,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和业务办理效率。
聚焦农业产业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莱商银行聚焦农业产业链,聚焦产业优化升级,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线上供应链服务新模式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为产业链龙头企业上游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济南新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的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小麦、玉米的种植和销售,公司上游供应商主要是当地专业生产合作社。莱商银行将该企业作为核心企业,为产业链上游企业办理线上供应链融资,使上游供应商提前获得应收账款,同时也缓解了该企业的应付账款压力。目前莱商银行已累计为该企业3家上游农产品供应商办理线上供应链融资11笔,金额2550万元。
聚焦地方特色
发挥多方联动作用
一直以来,传统农产品动产质押业务面临押品不标准、物权管理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业务办理较其他同类业务更为审慎,手续繁琐、办理周期长的问题比较突出。围绕菏泽地区农产品产业链,莱商银行从目前产品交易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大蒜及蒜米、蒜片等初级产品入手,联合牡丹国际交易中心、水发集团水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综合运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采用“交易中心构建标准,专用仓库智慧化改造,电子仓单上链防伪,银行数字化便捷融资”的方式,实现了农产品收、储、押、融、销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基于水发供应链平台出具的可信仓单,莱商银行推出“电子仓单贷”产品,依托行内信贷中台和统一决策引擎,实现线上申请、智能风控预审、仓单质押线上登记,并建立专职客户服务团队,目前已实现“客户线上申请、银行上门服务、三分钟提交资料、最快一小时放款”。产品自2022年6月份上线以来,已累计办理业务67亿元,服务客户600余户。
聚焦平台合作
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
在积极完善自身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积极与外部核心企业产业链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探索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2021年1月启动与山东钢铁集团“舜信”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实现项目落地,成为第一家与该平台实现系统对接的银行。目前莱商银行已完成济宁能源融汇通宝、山东能源融信通等核心企业外部产业链平台的系统对接,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累计为50家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68亿元。
下一步,莱商银行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围绕供应链金融开展创新探索,深耕地方特色产业,以特色化产品创新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帮助核心企业“强链、稳链、固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地考察花生仓储仓库
实地考察辣椒生产基地
实地走访电器电力设备制造企业
近年来,莱商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和抓手,以满足全产业链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跟进支持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专业化的“产融结合”发展之路。
莱商银行将“数字化、场景化”作为全行战略转型方向,将供应链金融作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的重要渠道,谨守普惠金融发展初心,按照“小额化、批量化、分散化”的思路推进供应链业务发展,并在省内首家设立供应链金融中心,统筹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转型。目前,已累计为388家核心企业的5343家产业链企业办理线上供应链融资154亿元,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聚焦金融科技
加快产品迭代升级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信用不足、缺乏有效担保、信息不对称等一直存在融资难的突出问题,供应链金融成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莱商银行充分认识到供应链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核心企业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构建维护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最终实现银行、核心企业、产业链企业三方共赢。
依托先进金融科技手段,莱商银行打造了自身的智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聚焦应收账款融资过程中环节多、风险高、确权难等痛点,利用线上化操作模式,通过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线上确认与传递,大幅提升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办理效率和便捷程度,有效疏通金融传导渠道,解决产业链上游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与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前沿金融科技手段,通过科技赋能、智慧驱动,解决了核心企业信用穿透难、风险控制薄弱、融资流程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批量化获客、便捷化操作、线上化审批、智能化风控”。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产业链企业获得信贷的便捷性大大提升,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聚焦先进制造
助力产业能级提升
莱商银行高度重视产业链金融对制造业产业链的支持作用,建立制造业核心企业“三优先”机制: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放款,从业务受理到审核放款不超过2个工作日,助力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山东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化新材料”)是济南市章丘区一家企业,主要生产双氧水等有机化学原料,生产原材料主要为氢气、氧气,供应商分布在山东、江苏、湖北等多个地区。莱商银行从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入手,将明化新材料作为核心企业,核定供应链融资专项额度4000万元,依托公司开出的应付账款,为上游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支持上游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莱商银行已累计为明化新材料5家产业链上游小微企业提供线上供应链融资19笔,金额4000万元,为核心企业进一步推动生产项目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撑。
聚焦普惠小微
实现信贷提质增效
新形势下,线上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战场,莱商银行充分利用“银税互动平台”“百行进万企”“金融辅导员”等平台机制,加强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对接,积极争取核心企业支持。建立《供应链核心企业客户沙盘》,按照“区域化、差异化、特色化、精准化”的发展思路,细分市场,精准定位,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核心企业客户沙盘,做好核心企业客户储备,一户一策,精准营销,目前已备案核心企业548家。优化供应链融资授信政策,开辟供应链融资专项额度审批绿色通道,提升授信审批效率,鼓励全行利用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加大金融服务供给,支持产业链上游企业便捷获得信贷,目前已为395家核心企业审批供应链融资专项额度108亿元。
莱商银行以无接触、全线上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保障,以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聚焦普惠金融,为产业链上游企业便捷获得信贷提供有力的渠道支持,上游供应商无需线下授信,平台依据基础交易自动核定融资额度。传统线下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至少需要2—3天时间,而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平均业务时长缩短到一天以内,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和业务办理效率。
聚焦农业产业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莱商银行聚焦农业产业链,聚焦产业优化升级,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线上供应链服务新模式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为产业链龙头企业上游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济南新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的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小麦、玉米的种植和销售,公司上游供应商主要是当地专业生产合作社。莱商银行将该企业作为核心企业,为产业链上游企业办理线上供应链融资,使上游供应商提前获得应收账款,同时也缓解了该企业的应付账款压力。目前莱商银行已累计为该企业3家上游农产品供应商办理线上供应链融资11笔,金额2550万元。
聚焦地方特色
发挥多方联动作用
一直以来,传统农产品动产质押业务面临押品不标准、物权管理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业务办理较其他同类业务更为审慎,手续繁琐、办理周期长的问题比较突出。围绕菏泽地区农产品产业链,莱商银行从目前产品交易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大蒜及蒜米、蒜片等初级产品入手,联合牡丹国际交易中心、水发集团水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综合运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采用“交易中心构建标准,专用仓库智慧化改造,电子仓单上链防伪,银行数字化便捷融资”的方式,实现了农产品收、储、押、融、销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基于水发供应链平台出具的可信仓单,莱商银行推出“电子仓单贷”产品,依托行内信贷中台和统一决策引擎,实现线上申请、智能风控预审、仓单质押线上登记,并建立专职客户服务团队,目前已实现“客户线上申请、银行上门服务、三分钟提交资料、最快一小时放款”。产品自2022年6月份上线以来,已累计办理业务67亿元,服务客户600余户。
聚焦平台合作
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
在积极完善自身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积极与外部核心企业产业链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探索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2021年1月启动与山东钢铁集团“舜信”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实现项目落地,成为第一家与该平台实现系统对接的银行。目前莱商银行已完成济宁能源融汇通宝、山东能源融信通等核心企业外部产业链平台的系统对接,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累计为50家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68亿元。
下一步,莱商银行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围绕供应链金融开展创新探索,深耕地方特色产业,以特色化产品创新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帮助核心企业“强链、稳链、固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地考察花生仓储仓库
实地考察辣椒生产基地
实地走访电器电力设备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