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文化视点

2023-04-12 作者: 王臻儒 来源: 大众日报
文旅局长“出战”
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

  据光明日报,近两年,各地文旅局长纷纷从幕后到台前,在短视频里秀才艺,使出浑身解数为当地旅游业代言。一开始走红的文旅局长,确实受到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随着类似的走红越来越多,注意力资源越来越分散,会给人一种“只务虚不务实”的感觉。
  不只是局长走红的模式,近年来,旅游行业其实也存在普遍的同质化竞争现象。比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或多条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小吃街,走进去一看,卖的小吃也大同小异,臭豆腐、烤香肠、羊肉串几乎是统一标配。游客去多了,也就厌了,渐渐也明白了当中的一些套路,进而失去的是对旅游消费的热情。
  人们更想看到的,其实不是文旅局长的走红,而是一个地方因为新奇好玩、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走红,因为便利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走红,因为令人称道的旅游服务质量走红,这些才是旅游业能够发展并长期繁荣的根本。
ChatGPT再升级
将如何影响艺术创作

  据文汇报,近日,Open AI推出的ChatGPT3.5升级为ChatGPT4,最大的变化是支持图片的输入和分析,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支持更加复杂的指令,并更加具有创造性。ChatGPT4的出现,仿佛就冲着艺术界而来。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种种表现,都是基于艺术中的可计算部分。
  然而,人类的感受力、创造力和自由意志不可计算。ChatGPT虽然在某些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但它依然无法深度感知人的生存体验和生存处境。目前来讲,ChatGPT滞后于生活,它只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而艺术家是生活的第一发现者、第一感受者和第一表达者,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发现力。当下,艺术早已不以描绘对象为目标,而以表达内心的感受为第一要务。当下艺术的使命不是取悦于视网膜,而是满足于人类心灵的感知。
  事实上,每次我们要求人工智能作画时,它都不记得做过的任何东西。因为它没有记忆,没有意志,没有目标,没有意图。所有的自我、意志和故事都是我们人类的。它就像一个发动机,发动机不会自己去哪,但人会去。不久的将来,人机协同式的艺术与设计实践将成为常态,尤其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将会深刻改变设计行业的工作流。就让AI与人类进入一种互补的方式,使人类更好地成为人类。
莫把非遗当噱头
  据中国经济网,借力各类短视频平台,非遗火了。非遗出圈是好事,但在传承发扬和商业价值之间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不可否认,新媒体、新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正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随着信息传播载体的巨变,不少有思路、有想法的非遗传承人搭上了短视频平台这趟“快车”,将非遗与现实生活连接。
  视频火了,流量多了,有人开始琢磨起流量如何变现。实际上,如果能挖掘非遗的市场价值并获得商业转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非遗保护传承的行列中来,是一件好事。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如今各类短视频平台上与非遗有关的视频鱼龙混杂。也有公司对某些非遗项目进行商业化包装和运作,经过批量化、工业化复制后,获得了短时间的经济利益,这样生产出的产品能否称之为“非遗”,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甚至有人直播带货时,把非遗当成噱头,售卖一些与非遗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
  商业化不应是非遗传承的目的,也不适合所有非遗项目。在一些非遗火出圈的当下,我们也许该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传承发扬与商业价值之间的主次关系,以及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千万不要打着传承和推广非遗的旗号,实际却干着损害非遗的事。
“折腾明星”
还能救真人秀的人气

  据工人日报,当下,认真创作的明星真人秀,都力争在元素叠加、内容丰富性上做看点,比如最常见的明星经营类真人秀,会围绕经营饭店、农庄、民宿等下足功夫;经营类真人秀还往往与当地旅游、非遗相结合,呈现各种好玩、时尚的看点。
  相比很多节目明星嘉宾象征性地到景点旅旅游、住昂贵的酒店、走走过场配合一下流程,努力“折腾”明星制造看点的综艺,在当下观众眼中,已经算很真诚的综艺了。大家之所以怀念早期《极限挑战》等综艺,就是因为这些综艺节目曾经货真价实地让明星做了很多艰难的任务,明星放下包袱被节目折磨。
  对于明星真人秀来说,“折腾”明星桥段的消失,是一种综艺创作思路的消失。很多综艺节目中,明星其乐融融地聊天、做点简单的经营任务,怎么舒服怎么来,不用贡献体力和脑力,久而久之就不会再有明星愿意被综艺“折腾”,这也让大多数综艺节目陷入模式化、审美疲劳的困境之中。现在很多户外明星真人秀没有生机活力,也是因为明星嘉宾们太舒服、太轻松、太没有互动欲,才让观众看不下去。
        (□记者 王臻儒 整理)
文旅局长“出战”
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

  据光明日报,近两年,各地文旅局长纷纷从幕后到台前,在短视频里秀才艺,使出浑身解数为当地旅游业代言。一开始走红的文旅局长,确实受到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随着类似的走红越来越多,注意力资源越来越分散,会给人一种“只务虚不务实”的感觉。
  不只是局长走红的模式,近年来,旅游行业其实也存在普遍的同质化竞争现象。比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或多条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小吃街,走进去一看,卖的小吃也大同小异,臭豆腐、烤香肠、羊肉串几乎是统一标配。游客去多了,也就厌了,渐渐也明白了当中的一些套路,进而失去的是对旅游消费的热情。
  人们更想看到的,其实不是文旅局长的走红,而是一个地方因为新奇好玩、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走红,因为便利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走红,因为令人称道的旅游服务质量走红,这些才是旅游业能够发展并长期繁荣的根本。
ChatGPT再升级
将如何影响艺术创作

  据文汇报,近日,Open AI推出的ChatGPT3.5升级为ChatGPT4,最大的变化是支持图片的输入和分析,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支持更加复杂的指令,并更加具有创造性。ChatGPT4的出现,仿佛就冲着艺术界而来。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种种表现,都是基于艺术中的可计算部分。
  然而,人类的感受力、创造力和自由意志不可计算。ChatGPT虽然在某些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但它依然无法深度感知人的生存体验和生存处境。目前来讲,ChatGPT滞后于生活,它只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而艺术家是生活的第一发现者、第一感受者和第一表达者,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发现力。当下,艺术早已不以描绘对象为目标,而以表达内心的感受为第一要务。当下艺术的使命不是取悦于视网膜,而是满足于人类心灵的感知。
  事实上,每次我们要求人工智能作画时,它都不记得做过的任何东西。因为它没有记忆,没有意志,没有目标,没有意图。所有的自我、意志和故事都是我们人类的。它就像一个发动机,发动机不会自己去哪,但人会去。不久的将来,人机协同式的艺术与设计实践将成为常态,尤其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将会深刻改变设计行业的工作流。就让AI与人类进入一种互补的方式,使人类更好地成为人类。
莫把非遗当噱头
  据中国经济网,借力各类短视频平台,非遗火了。非遗出圈是好事,但在传承发扬和商业价值之间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不可否认,新媒体、新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正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随着信息传播载体的巨变,不少有思路、有想法的非遗传承人搭上了短视频平台这趟“快车”,将非遗与现实生活连接。
  视频火了,流量多了,有人开始琢磨起流量如何变现。实际上,如果能挖掘非遗的市场价值并获得商业转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非遗保护传承的行列中来,是一件好事。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如今各类短视频平台上与非遗有关的视频鱼龙混杂。也有公司对某些非遗项目进行商业化包装和运作,经过批量化、工业化复制后,获得了短时间的经济利益,这样生产出的产品能否称之为“非遗”,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甚至有人直播带货时,把非遗当成噱头,售卖一些与非遗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
  商业化不应是非遗传承的目的,也不适合所有非遗项目。在一些非遗火出圈的当下,我们也许该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传承发扬与商业价值之间的主次关系,以及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千万不要打着传承和推广非遗的旗号,实际却干着损害非遗的事。
“折腾明星”
还能救真人秀的人气

  据工人日报,当下,认真创作的明星真人秀,都力争在元素叠加、内容丰富性上做看点,比如最常见的明星经营类真人秀,会围绕经营饭店、农庄、民宿等下足功夫;经营类真人秀还往往与当地旅游、非遗相结合,呈现各种好玩、时尚的看点。
  相比很多节目明星嘉宾象征性地到景点旅旅游、住昂贵的酒店、走走过场配合一下流程,努力“折腾”明星制造看点的综艺,在当下观众眼中,已经算很真诚的综艺了。大家之所以怀念早期《极限挑战》等综艺,就是因为这些综艺节目曾经货真价实地让明星做了很多艰难的任务,明星放下包袱被节目折磨。
  对于明星真人秀来说,“折腾”明星桥段的消失,是一种综艺创作思路的消失。很多综艺节目中,明星其乐融融地聊天、做点简单的经营任务,怎么舒服怎么来,不用贡献体力和脑力,久而久之就不会再有明星愿意被综艺“折腾”,这也让大多数综艺节目陷入模式化、审美疲劳的困境之中。现在很多户外明星真人秀没有生机活力,也是因为明星嘉宾们太舒服、太轻松、太没有互动欲,才让观众看不下去。
        (□记者 王臻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