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打造人才工作新高地
以项目引才 以服务留才
2023-04-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都镇强
通讯员 王鲁兵
胡振兴 报道
本报昌邑讯 3月31日,昌邑市召开“智联百校 赋能发展”活动座谈会。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出题”“阅卷”作用,这场会议专门邀请了部分科创企业家出席并对有关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的经验做法进行现场点评。
区域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昌邑市将“智联百校 赋能发展”活动,作为推动各级部门单位主动“走出去”的重要抓手,竭力促成高校成果落地转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据昌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利介绍,自活动启动以来,昌邑市成立科技人才服务团,调研摸清企业人才、技术、项目需求,清单式引进行业、企业急需的人才和项目。他们先后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校地交流对接活动120余场次,发布首批“招贤领题”项目20个。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70余人,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32人,培育省级及以上人才12人;与中科院、中国水科院等25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研发平台;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6个,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难题近百个。
今年以来,昌邑市创新服务机制,始终秉承“以项目引才,以服务留才”的工作理念,坚持一手抓项目服务,一手抓人才引培,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全方位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着力打造人才工作新高地。
位于昌邑市的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全国最大的超纤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在了解到企业在开发涤纶超纤过程中碰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后,昌邑市服务企业专员主动靠前,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满足企业诉求。
“市里积极帮助我们对接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来企业进行现场交流,给我们项目研发提出很多新方案,为我们后续研发带来新思路,有力推动了我们后续技术攻关。”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张丰杰说。
昌邑市切实推行“零距离”为项目服务模式,专人包靠项目实地了解项目手续进展和发展规划,加速投产落地进程。在了解到海能化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存在技术、手续等问题后,立即组织队伍赴无棣县点对点考察特大型生物天然气项目筹建、手续办理、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解决项目建设、运营难题;赴宁夏对接考察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在芦竹种质资源创新、芦竹种苗高效繁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情况,促成海能化学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昌邑市建立芦竹种苗高效繁育基地,解决生物质来源问题,获得了项目组的一致好评。
此外,昌邑市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最新人才需求,制定并落实《昌邑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40条》和昌邑市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帮助技术人才应享尽享优惠政策。“我们在线上建立‘24小时服务响应’机制,坚持‘互联网+’服务理念,通过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平台,在线发布人才引进落户等政策,实时回应解答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人才政策宣传和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政策服务零距离。”昌邑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臧明宝说。
通讯员 王鲁兵
胡振兴 报道
本报昌邑讯 3月31日,昌邑市召开“智联百校 赋能发展”活动座谈会。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出题”“阅卷”作用,这场会议专门邀请了部分科创企业家出席并对有关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的经验做法进行现场点评。
区域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昌邑市将“智联百校 赋能发展”活动,作为推动各级部门单位主动“走出去”的重要抓手,竭力促成高校成果落地转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据昌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利介绍,自活动启动以来,昌邑市成立科技人才服务团,调研摸清企业人才、技术、项目需求,清单式引进行业、企业急需的人才和项目。他们先后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校地交流对接活动120余场次,发布首批“招贤领题”项目20个。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70余人,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32人,培育省级及以上人才12人;与中科院、中国水科院等25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研发平台;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6个,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难题近百个。
今年以来,昌邑市创新服务机制,始终秉承“以项目引才,以服务留才”的工作理念,坚持一手抓项目服务,一手抓人才引培,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全方位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着力打造人才工作新高地。
位于昌邑市的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全国最大的超纤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在了解到企业在开发涤纶超纤过程中碰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后,昌邑市服务企业专员主动靠前,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满足企业诉求。
“市里积极帮助我们对接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来企业进行现场交流,给我们项目研发提出很多新方案,为我们后续研发带来新思路,有力推动了我们后续技术攻关。”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张丰杰说。
昌邑市切实推行“零距离”为项目服务模式,专人包靠项目实地了解项目手续进展和发展规划,加速投产落地进程。在了解到海能化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存在技术、手续等问题后,立即组织队伍赴无棣县点对点考察特大型生物天然气项目筹建、手续办理、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解决项目建设、运营难题;赴宁夏对接考察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在芦竹种质资源创新、芦竹种苗高效繁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情况,促成海能化学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昌邑市建立芦竹种苗高效繁育基地,解决生物质来源问题,获得了项目组的一致好评。
此外,昌邑市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最新人才需求,制定并落实《昌邑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40条》和昌邑市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帮助技术人才应享尽享优惠政策。“我们在线上建立‘24小时服务响应’机制,坚持‘互联网+’服务理念,通过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平台,在线发布人才引进落户等政策,实时回应解答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人才政策宣传和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政策服务零距离。”昌邑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臧明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