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水工环服务大生态
山东省地矿局八○一队:建设全国一流的新时代现代化地质强队
2023-01-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近年来,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新时代现代化强局目标和“九个新突破”要求,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八〇一队”)聚焦主业,狠抓落实,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管理,释放活力,激发动力,加快形成“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工作格局,全力打造“卓越水工环、幸福八〇一”。
党建引领
擦亮八〇一文化品牌
“作为地质工作者,我们应担当尽责,肩负地质找矿任务,扛起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八〇一队党委书记、队长张云峰表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围绕“卓越水工环、幸福八〇一”发展愿景,八〇一队不断强化党建品牌和地矿文化建设,擦亮了“上善若水 泉心泉意”“地质报国 滋淄不倦”等特色鲜明的党支部品牌。各支部健全党建“联创共建”工作机制,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工作联促“四联工作法”,力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时,推进“党的一切工作到项目”,先后打造了攻坚克难突击队、泉水科普宣传队、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创业先锋队4类队伍。依托重大工程、重点工作,设立党员突击队22支、党员示范岗49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应急抢险、项目实施上攻坚克难作用。
提质增效
实现地勘经济逆势增长
2022年以来,八〇一队陆续签订多个千万元以上项目,稳住了全队经济基本盘;合同额实现建队以来历史性突破;事业收入稳增,事业立队进一步增强……一项项发展指标快速增长,标志着八〇一队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快速迈进。
“2022年,国外项目组的同志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交特大型钾盐矿产地一处;各中心、分院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风尘仆仆地奔忙在野外一线,提前完成济南市城区自备井封停工程,全力推进济南轨道交通保泉重点路段专项勘察,为济南保泉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张云峰介绍,2022年,八〇一全队取得历史性突破,组建了山东省自然灾害地质技术保障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地质应急保障水平,举办了“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面对面”会议,黄河流域深部高温地热“第一井”成功开钻,助力济宁市成功申报“国家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联合武强院士共同向省委提交关于开展山东地下采空区储碳调查评价工作的建议等。
创新赋能
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地质工作的引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八〇一队瞄准八大创新方向,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全力打造业界技术标准和话语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提升发展层次,培育高端人才,树立业界权威”的良好局面。
在八〇一队,“揭榜挂帅”的科技悬赏制得到充分实施。研究领域涉及保泉供水、轨道交通、城市地质等八大创新方向,投入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同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选拔队领军人才5名和优秀青年人才15名,着力构建“卓越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突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通过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活动,八〇一队形成一批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成果。此外,加强与高校合作交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人才引进、联合培养、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八〇一队全面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战略,拓展新业务、新领域、新模式,助力数字黄河建设。持续开展地质大数据建设,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扩展地质信息化系统、智慧勘察系统建设。将以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地质成果数据更新集成与应用,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实现新应用、新场景。
抢抓新机遇,奋进新征程。下一步,八〇一队将在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清洁能源开发、城市综合治理、特色农业等领域提前谋篇布局,为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组建山东省自然灾害地质技术保障中心
开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地下空间调查
自主研制的DP20型全液压钻机
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山东省首个试点野外采样项目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成立济南市地质(地震)灾害救援队
党建引领
擦亮八〇一文化品牌
“作为地质工作者,我们应担当尽责,肩负地质找矿任务,扛起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八〇一队党委书记、队长张云峰表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围绕“卓越水工环、幸福八〇一”发展愿景,八〇一队不断强化党建品牌和地矿文化建设,擦亮了“上善若水 泉心泉意”“地质报国 滋淄不倦”等特色鲜明的党支部品牌。各支部健全党建“联创共建”工作机制,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工作联促“四联工作法”,力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时,推进“党的一切工作到项目”,先后打造了攻坚克难突击队、泉水科普宣传队、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创业先锋队4类队伍。依托重大工程、重点工作,设立党员突击队22支、党员示范岗49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应急抢险、项目实施上攻坚克难作用。
提质增效
实现地勘经济逆势增长
2022年以来,八〇一队陆续签订多个千万元以上项目,稳住了全队经济基本盘;合同额实现建队以来历史性突破;事业收入稳增,事业立队进一步增强……一项项发展指标快速增长,标志着八〇一队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快速迈进。
“2022年,国外项目组的同志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交特大型钾盐矿产地一处;各中心、分院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风尘仆仆地奔忙在野外一线,提前完成济南市城区自备井封停工程,全力推进济南轨道交通保泉重点路段专项勘察,为济南保泉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张云峰介绍,2022年,八〇一全队取得历史性突破,组建了山东省自然灾害地质技术保障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地质应急保障水平,举办了“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面对面”会议,黄河流域深部高温地热“第一井”成功开钻,助力济宁市成功申报“国家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联合武强院士共同向省委提交关于开展山东地下采空区储碳调查评价工作的建议等。
创新赋能
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地质工作的引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八〇一队瞄准八大创新方向,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全力打造业界技术标准和话语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提升发展层次,培育高端人才,树立业界权威”的良好局面。
在八〇一队,“揭榜挂帅”的科技悬赏制得到充分实施。研究领域涉及保泉供水、轨道交通、城市地质等八大创新方向,投入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同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选拔队领军人才5名和优秀青年人才15名,着力构建“卓越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突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通过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活动,八〇一队形成一批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成果。此外,加强与高校合作交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人才引进、联合培养、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八〇一队全面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战略,拓展新业务、新领域、新模式,助力数字黄河建设。持续开展地质大数据建设,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扩展地质信息化系统、智慧勘察系统建设。将以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地质成果数据更新集成与应用,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实现新应用、新场景。
抢抓新机遇,奋进新征程。下一步,八〇一队将在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清洁能源开发、城市综合治理、特色农业等领域提前谋篇布局,为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组建山东省自然灾害地质技术保障中心
开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地下空间调查
自主研制的DP20型全液压钻机
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山东省首个试点野外采样项目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成立济南市地质(地震)灾害救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