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组织上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
11县市区66个项目打擂台
2022-08-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磊 薛良诚
重点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托。为对标找差距,检阅发展成效,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7月28日—30日,聊城市组织2022上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两天半的时间里,紧锣密鼓地观摩了8个县(市、区)、3个市属开发区的66个重点项目,各县(市、区)比增幅、比进度、比贡献,拼项目、拼亮点、拼实绩,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亮出拿手项目,大家边走边看、边评边议,互看互比、互学互促,起到了学先进、拓思路、找差距、共进步的良好效果。
30日下午的评议总结会上,当场公布了名次:茌平区、聊城高新区、临清市排名前三,聊城度假区排名倒数第一。
“成绩靠前的县市区,要保持优势、再创佳绩;成绩靠后的县市区,成效还不明显,要正视差距、自我加压。观摩的目的不是排名、分高低,关键是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观摩中学习先进做法、思考自己的短板,以他山之石琢自身璞玉,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市委书记李长萍作总结点评时表示。
比出精气神,赛出加速度。三天的现场观摩,不仅感受到了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还较以往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一是各县市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态势越发明显。项目都体现了各自发展特色、产业优势,比如茌平化工产业(6个项目中有5个)、冠县钢材加工(6个项目中有4个)、东阿医药健康(6个项目中有4个)、高新区先进制造业(6个项目中有3个),以及临清轴承、高唐和莘县食品加工,都在加快向集群化、链条式方向发展。
二是各县市区产业向开发区、园区集聚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这次观摩之所以能从以往3天压缩到2天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项目园区化集聚有关。“出这个门就进另一个门,在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李长萍表示,以前的项目是“建在希望的田野上”,而现在都是建在园区里,产业规划、布局都有很大的提升,集聚度越来越高。比如,位于茌平化工产业园的几个观摩企业:山东明大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联实业有限公司,都是响应国家“搬迁入园”政策进驻的。
东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是东阿打造阿胶及“阿胶+”、生物医药两个百亿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则是东阿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百亿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三是各县市区动能转换、腾笼换鸟成果显著。信发、鲁化、时风、金蔡伦等老骨干企业继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很多县市区积极盘活“僵尸企业”或项目,促使“老树开新花”。去年5月份,临清市政府牵头,将一处闲置多年的土地整体转让给山东邦弘,真正实现了盘活闲置资源。高唐利用蓝山集团腾出的1000亩建设用地,建设健康食品、高端大豆油料和鲁发信德三个产业园区;阳谷县以开发区为主战场,对“僵尸企业”、低效企业全面摸排,仅上半年就盘活“僵尸企业”8家土地577亩。而作为聊城市“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链”和“农机及高端装备产业链”的双链主企业,年产4.5万吨锦纶工业布智能化生产线项目让人感受到山东时风集团的蓬勃活力。
给观摩团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茌平区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作为国内首个三产联动、双园共创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将“工业+互联网+农业”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在这次观摩中的66个项目中,被一致推选为十佳项目。
重点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托。为对标找差距,检阅发展成效,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7月28日—30日,聊城市组织2022上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两天半的时间里,紧锣密鼓地观摩了8个县(市、区)、3个市属开发区的66个重点项目,各县(市、区)比增幅、比进度、比贡献,拼项目、拼亮点、拼实绩,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亮出拿手项目,大家边走边看、边评边议,互看互比、互学互促,起到了学先进、拓思路、找差距、共进步的良好效果。
30日下午的评议总结会上,当场公布了名次:茌平区、聊城高新区、临清市排名前三,聊城度假区排名倒数第一。
“成绩靠前的县市区,要保持优势、再创佳绩;成绩靠后的县市区,成效还不明显,要正视差距、自我加压。观摩的目的不是排名、分高低,关键是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观摩中学习先进做法、思考自己的短板,以他山之石琢自身璞玉,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市委书记李长萍作总结点评时表示。
比出精气神,赛出加速度。三天的现场观摩,不仅感受到了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还较以往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一是各县市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态势越发明显。项目都体现了各自发展特色、产业优势,比如茌平化工产业(6个项目中有5个)、冠县钢材加工(6个项目中有4个)、东阿医药健康(6个项目中有4个)、高新区先进制造业(6个项目中有3个),以及临清轴承、高唐和莘县食品加工,都在加快向集群化、链条式方向发展。
二是各县市区产业向开发区、园区集聚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这次观摩之所以能从以往3天压缩到2天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项目园区化集聚有关。“出这个门就进另一个门,在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李长萍表示,以前的项目是“建在希望的田野上”,而现在都是建在园区里,产业规划、布局都有很大的提升,集聚度越来越高。比如,位于茌平化工产业园的几个观摩企业:山东明大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联实业有限公司,都是响应国家“搬迁入园”政策进驻的。
东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是东阿打造阿胶及“阿胶+”、生物医药两个百亿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则是东阿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百亿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三是各县市区动能转换、腾笼换鸟成果显著。信发、鲁化、时风、金蔡伦等老骨干企业继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很多县市区积极盘活“僵尸企业”或项目,促使“老树开新花”。去年5月份,临清市政府牵头,将一处闲置多年的土地整体转让给山东邦弘,真正实现了盘活闲置资源。高唐利用蓝山集团腾出的1000亩建设用地,建设健康食品、高端大豆油料和鲁发信德三个产业园区;阳谷县以开发区为主战场,对“僵尸企业”、低效企业全面摸排,仅上半年就盘活“僵尸企业”8家土地577亩。而作为聊城市“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链”和“农机及高端装备产业链”的双链主企业,年产4.5万吨锦纶工业布智能化生产线项目让人感受到山东时风集团的蓬勃活力。
给观摩团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茌平区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作为国内首个三产联动、双园共创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将“工业+互联网+农业”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在这次观摩中的66个项目中,被一致推选为十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