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科技打造钙基新材料、循环经济、碳中和三大产业链

科技赋能解锁产业发展“绿动力”

2022-08-02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范振峰 罗少鹏 孙佳宁 报道
  本报淄博讯 “别看这氨裂解器东西不大,却是我们减碳的‘制胜法宝’。液氨经过氨裂解器裂解后,就可制得氢气和氨气的混合物。”7月29日,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技术(信息)中心主任胡庆银指着一排两米高的设施向记者介绍。
  这一入围首批中国建材联合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氨转氢项目,正是由东华科技联合厦门大学研发。“经过近两个月的中试研究,目前实现了氨转氢替代10%-15%化学燃料的试验结果。”东华科技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朱波说。
  近年来,东华科技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围绕建设钙基新材料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及碳中和产业链,重点布局、多点发力,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积聚发展新动能。
  走进东华科技,一张钙基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图格外显眼——打造钙基新材料、循环经济、碳中和三大产业链,实施绿色矿山、钙基新材料、碳中和、循环经济、数字化提升五大工程。“着眼于能源集团在新材料领域的高起点布局,依托东华产业基础和优质资源储备,探索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是东华科技的新使命。”东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全说。
  东华科技坚持水泥产品特种化、高端化、差异化和低碳化的发展方向,分层次布局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钙基新材料产业。目前,他们已经具备特种水泥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海上风电、新型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使用。
  与此同时,东华科技还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及碳中和产业链,布局废物资源化协同处置产业,建设CCUS项目,实施原料优化去碳、燃料替代减碳、工艺升级降碳等“双碳工程”,实现园区产线二氧化碳就地捕捉、储存、转化和应用,打造全省首个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
  “目前,‘工业大脑’2.0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无人工厂’、成本管理、能源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管理等全面开花,年底将呈现出数智网联、内外循环、产业协同的全新智能工厂。”朱波说。
  科技赋能下,东华科技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绿色发展新动力。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加2.63%、11.35%。
  “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聚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张全对东华科技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范振峰 罗少鹏 孙佳宁 报道
  本报淄博讯 “别看这氨裂解器东西不大,却是我们减碳的‘制胜法宝’。液氨经过氨裂解器裂解后,就可制得氢气和氨气的混合物。”7月29日,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技术(信息)中心主任胡庆银指着一排两米高的设施向记者介绍。
  这一入围首批中国建材联合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氨转氢项目,正是由东华科技联合厦门大学研发。“经过近两个月的中试研究,目前实现了氨转氢替代10%-15%化学燃料的试验结果。”东华科技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朱波说。
  近年来,东华科技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围绕建设钙基新材料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及碳中和产业链,重点布局、多点发力,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积聚发展新动能。
  走进东华科技,一张钙基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图格外显眼——打造钙基新材料、循环经济、碳中和三大产业链,实施绿色矿山、钙基新材料、碳中和、循环经济、数字化提升五大工程。“着眼于能源集团在新材料领域的高起点布局,依托东华产业基础和优质资源储备,探索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是东华科技的新使命。”东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全说。
  东华科技坚持水泥产品特种化、高端化、差异化和低碳化的发展方向,分层次布局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钙基新材料产业。目前,他们已经具备特种水泥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海上风电、新型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使用。
  与此同时,东华科技还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及碳中和产业链,布局废物资源化协同处置产业,建设CCUS项目,实施原料优化去碳、燃料替代减碳、工艺升级降碳等“双碳工程”,实现园区产线二氧化碳就地捕捉、储存、转化和应用,打造全省首个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
  “目前,‘工业大脑’2.0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无人工厂’、成本管理、能源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管理等全面开花,年底将呈现出数智网联、内外循环、产业协同的全新智能工厂。”朱波说。
  科技赋能下,东华科技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绿色发展新动力。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加2.63%、11.35%。
  “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聚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张全对东华科技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